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没A没B”这一四字构式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框式结构,这一语言现象成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如李娜(2007)、罗菲(2006)、邵敬敏(2010)、文桂芳(2007)、朱立奇(2005),他们大多是从语音、语义、结构、语用等角度研究其特征,未能对其形成机制作出深入分析,且无语料统计支撑。本研究基于上述不足之处提出MRP认知分析模型,尝试将隐转喻(metaphtonymy)、认知参照点理论(reference-point theory)结合起来,对该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cognitive mechanism)进行解释。本研究基于认知语法理论(cognitive grammar),尝试用隐转喻理论(metaphtonymy)与参照点理论(reference-point theory)来解释此类构式的生成机制,经过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CCL)定量搜集1859个语料,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统计和定量分析。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选题理据、研究目的、考察范围、分析方法、语料收集和结构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学者从语音学、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对“没A没B”构式的研究,并指出这些研究的不足。第三章理论框架,针对不足提出新方案,修补认知参照点理论,并与隐转喻结合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MRP模型(metaphtonymy plus reference-point model for categoricalsameness)。第四章语料分析和讨论,在语料描述的基础上运用MRP详细分析语料,并佐以相关数据和比例,以说明此模式阐释该构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归纳四点贡献:1.基于认知参照点理论、隐转喻理论,首次提出MRP认知分析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没A没B”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2.对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CCL)的1859个语料进行逐项统计和归类,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并统计了以下内容:“没A没B”构式的种类;构式内A和B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例;A和B的同义、同类、反义三种语义关系的比例;构式中隐喻、转喻、隐转喻用法的比例;该构式在句子中的七种功能的比例,详细见下表和正文。3.分析了“没A没B”构式的7种语义,并发现这些语义从字面义到隐喻义形成了一个连续统。4.发现了“没A没B”构式的语用功能:概括性、能产性、强烈的积极/消极义,并分析了其作为句子信息焦点及背景信息的用法。最后还指出欠缺之处,为以后的研究提出点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