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企业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其商业秘密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员工的权利作出限制,影响到员工自由择业的权利。而劳动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受到宪法的确认和保护。同为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劳动权和企业商业秘密权的冲突日益凸显,两种权利互相之间的限制和损害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仅靠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来调节两者的关系显然力有不逮,通过国家立法干预成为消弭此等冲突和损害的唯一方法。建立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妥善处理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利益冲突的通行有效的手段。本文立足劳动权和商业秘密权的冲突与平衡的分析,从竞业禁止的制度设计和合理的规制为视角,试图从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上寻求这一对权利冲突平衡的有效途径。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约4万余字。第一章首先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基础进行价值性的分析,通过对商业秘密的历史沿革、概念和性质的分析,对商业秘密的内涵和外延作界定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对商业秘密权保护的价值性分析。第二章侧重于对劳动权及其法律保护的论述。包括对劳动权产生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和人文背景的回顾、对劳动权的概念和权利构成的阐述以及对劳动权地位和特征的论述。在前两章的分析基础上,第三章则着眼于商业秘密保护和劳动权之间的冲突的分析,通过对两者之间冲突的原因剖析以及因此种冲突而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思考,并通过民法原理的分析探讨了平衡商业秘密权保护和劳动权冲突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即利益均衡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第四章对竞业禁止制度作了全面的阐述。介绍了竞业禁止的概念、分类和价值,从保护目标、适用对象、期限、范围、补偿金等方面对竞业禁止的合理规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相关立法的梳理,对世界各国的竞业禁止制度作了回顾和介绍。第五章回顾了我国竞业禁止的立法发展过程,对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借鉴国外及其它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审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如何合理规制竞业禁止,实现商业秘密权和劳动权的协调平衡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