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联句,是一种作诗方式,而联句诗是在“联句”下的创作成果,它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同时同地创作同一首诗,它是诗人唱和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区别于唱和诗。正是这种特别的创作方式,使得联句诗的创作离不开群体的活动。回归到联句诗本身,宋代联句诗在前人联句诗的基础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尤其在唐代联句诗发展比较成熟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它所展现出来的特质不仅与诗歌自身发展有关,也与联句活动密不可分。论文分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句,是一种作诗方式,而联句诗是在“联句”下的创作成果,它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同时同地创作同一首诗,它是诗人唱和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区别于唱和诗。正是这种特别的创作方式,使得联句诗的创作离不开群体的活动。回归到联句诗本身,宋代联句诗在前人联句诗的基础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尤其在唐代联句诗发展比较成熟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它所展现出来的特质不仅与诗歌自身发展有关,也与联句活动密不可分。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联句诗进行概念定义和追溯起源。在定义方面,通过对“联”字的拆解、古人和今人的定义评价以及与唱和诗的对比等得出结论。学界对于联句诗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观点:《诗经》中的对话体、赓歌和《柏梁诗》,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为《柏梁诗》。第二部分是宋代联句活动的研究。首先是宋代联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宋代联句诗及其相关记载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它们背后主要有雅集、题刻和宗教三种活动形式;其次,从阶级、地点和场合三个方面分析宋代联句活动的变化和特点;最后,个群体的联句活动因为地域和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具体个例入手,选取个别群体对他们的联句活动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论述宋代联句诗的总体面貌与联句活动对联句诗的影响。先对联句诗的内容进行分类,得出咏物、出游与政治民生联句诗这三类是数量较多且最具时代特色的;然后根据功能的不同,将联句诗的形式进行分类,发现联句诗既有能体现娱乐功能的新奇多变的形式,也有能考验知识储备量、反应能力和适应应酬功能的特定形式。另外,联句诗的创作往往是在联句活动中得以展开的,因此,联句活动对联句诗势必产生影响。第四部分对宋代联句诗的价值进行分析。一是联句诗在宋代依然流行,它没有对前朝亦步亦趋,而是根据朝代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变化,并对宋诗审美趋势的变化有所反映。二是它体现了宋诗非传统的一面——娱乐性,转变了诗歌悲哀的情感基调,因此具有娱乐价值。
其他文献
极值拟共形映射理论在复分析与Teichmüller空间理论中被广泛应用,而Grt(?)tzsch极值问题是极值问题中的经典之一.经典的Gr(?)tzsch极值问题是要证明仿射拉伸映射就是两矩形间具有最小偏差的同胚映射.最近,冯小高等提出一个Gr(?)tzsch型极值问题,即给定初始条件使得矩形映到平行四边形.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有限偏差映射类中研究Gr(?)tzsch型极值问题,即考虑如下的极值问题:
建安诗歌中有大量含动物意象的诗,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人普遍以动物意象入诗,这些动物意象是诗人抒情达意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建安诗歌不可忽视的部分。论文以逯钦立先生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为基础,全面搜集含动物意象的建安诗歌,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动物意象在建安诗歌中反映出的诗人思想情感以及呈现出来的艺术性。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建安诗歌动物意象相关的研究现状以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ensity Peak Clustering Algorithm,DPC)是一种基于密度的新型高效聚类算法,该算法凭借其原理简单、高效快速的聚类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应用中发现DPC算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1)DPC算法的聚类结果容易受到参数截断距离的影响,而截断距离的选取需要人为设定;(2)样本点的局部密度和距离度量方式存在弊端,只考虑了距离因素
汉赋与中国古代兵学有长久的历史沉淀,然而,汉赋与兵家文化之间的联系研究在如今的古代文学研究史上较为空白,从兵家角度研究汉赋可以说是以另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对汉赋文本进行解读。在赋的十五分类中,唯京都、校猎两大题材的作品涉及军事内容,因此论文将分别从地利、王道、战术三方面的兵家角度对京都、校猎赋的内容详细论述。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绪论是目前中国古代兵家文化与中国汉赋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其余五章节具
《粤东诗海》是由温汝能编纂的清代最大型的岭南诗歌总集,共有一百卷,补遗六卷,选录唐代至嘉庆初年共1007位诗人诗歌,附以小传、辑评,集中展现了古代岭南诗歌面貌和艺术成就。本文以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粤东诗海》(点校本)为主,参照嘉庆十八年(1813)文畲堂刊本及同治五年(1866)聚文堂刊本,参考史志、诗文集、诗话、笔记、年谱等文献资料,利用国家图书馆古籍库、中国基本古籍库、广州大典数据
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移动智能体的路径规划问题已逐渐演变成智能体领域中的核心研究内容。考虑到生活中实际操作角度的需求,本文则主要研究在三维空间环境中的路径规划问题,使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对移动智能体的单目标点三维地形路径规划问题以及多目标点三维地形路径规划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三维空间环境进行建模,采用栅格法将空间的三个维度进行等距划分。针对三维地形路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非线性产生的吸引排斥趋化系统的初边值问题,即解的有界性和渐近行为。该系统如下:(?)其中Ω(?)Rn(n ≥1)是具有光滑边界(?)Ω的有界区域,参数α,β,γ,δ,χ,ξ,a,b,s,k1,k2>0.Logistic 源f∈C2[0,∞)且满足f(u)≤u(a-bus),s>0,f(0)≥0.全文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趋化系统的生物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本文主要内容。第二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