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个世纪以来,资本结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也是公司和金融领域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也是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证界学者的高度关注。当今,仍然是国际学术界一个吸引众多学者眼球的主题。连续多年拥有层出不穷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迈尔斯却仍称资本结构问题为之“谜”——令人困惑。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我们能够得出:资本结构的变化在有效的市场条件下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国外学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是以发达的经济环境、完善的制度环境以及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出发点,这些国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也证实了该理论。但是得出的结论未必适合“中国特色国情”下的上市公司。而本文的研究正是在新会计准则开始实施、并且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大环境为契机,通过实证分析去发现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上市公司的绩效又是怎样的关系。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2007-2009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收集它们这三年的财务数据。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其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选取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分别采用市场指标和财务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绩效,并引入主要控制变量,以便较为合理地估计公司层面变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债务融资的两面性具体描述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符合我国当前的状况,上市公司普遍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没有合理的利用负债资金来提高公司业绩,债务融资也未能发挥其治理效应的作用。最后,对我国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做出了较深层次的分析,根据本文的分析,又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和资本结构的优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文献回顾及评述。首先从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两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指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同时也明确地指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部分:理论基础分析。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主要介绍了优序融资等资本结构相关理论以及它们的相关影响。第四部分:实证分析。首先在理论分析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其次,对样本选取、数据来源、指标设定以及模型的建立进行研究设计;最后,对总体研究样本和各年的研究样本分别进行了详尽地描述,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从样本总体和各年样本两方面分别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第五部分:实证结果及政策建议。首先,指出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基本相一致,并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详尽的说明和解释,并对我国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做出了较深层次的分析。结合本文实证结果,从上市公司自身多方面提出政策措施,以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同时也指出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