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倾销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倾销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使用最为频繁的贸易救济工具。中国自从1997年对进口新闻纸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6年8月底,一共发起了46起反倾销调查。尤其是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新的积极使用者。反倾销通过对被证明为倾销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使其销售价格上升,削弱其在进口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减轻对国内竞争产业的压力,以此达到对国内产业救济的目的。理论的研究表明,反倾销会对有关国家的贸易流向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反倾销对国内产业的救济效果。由于反倾销具有国家针对性的特点,因此,我们会很容易的想到,反倾销措施在使被诉国家的涉案产品贸易降低的同时,非被诉国家的该类产品的贸易会因此增加,从而削弱反倾销措施对国内产业的救济效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证研究,来考察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果,进而对中国反倾销的救济效果做出评估。 本文以1997年至2001年中国立案的12起反倾销案件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上取得涉案产品(以中国反倾销主管当局公布的税号为准)连续6年的进口数据,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计量经济模型,然后运用构造的数据序列对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 本文发现,与美国的反倾销类似,中国的反倾销在对被诉国家的出口造成了显著的抑制的同时,也导致了从非被诉国家进口的明显增加即贸易转移的发生,从而使得反倾销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效果大为削弱。不过,由于反倾销——无论申请成功与否——使得涉案产品的进口价格显著增长,国内产业也因此受益。所以,从价格方面来说,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还是明显的。 本文的研究还发现,反倾销对竞争程度不同的产业的的保护效果不一样。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程度弱的产业,贸易的抑制效应弱而转移效应较强,从而反倾销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效果较差;而对于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的产业,情况恰好相反——贸易的抑制效应强而转移效应弱,因此,反倾销所提供的保护效果较强。 本文通过分析证实了中国的反倾销的确存在着调查效应,也就是说在反倾销调查做出最终裁定前,被诉国家的出口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反倾销调查本身而不是反倾销措施对贸易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也对国内产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反倾销的骚扰效应和震慑效应也同样存在。这些发现说明反倾销从最初的具有国家针对性的救济措施演变为事实上具有综合性的保护工具。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基于PISA 2012中国上海数据,使用两水平线性模型,考察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投入对15岁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
<正>分析智慧饭店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现状,提出智慧饭店建设常规设施和基本服务的内容。对智慧饭店智能系统、智能云服务和智慧管理提出解决方案。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大力发展
动态规划是数学学科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求解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在管理学科、控制论、运筹学等数学领域中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也是解决数学建模问题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的源泉,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经济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许多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发现,即使是对于同一经济事件的报道,由中国记者和西方以英语为母语
环境治理指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的政府、公民社会组织、跨国机构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去应对人类面临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本文以理念、承诺、能力、赋权为线索
关税是贸易政策的一种,是资源分配或禀赋分配的一种次优手段。虽然自由贸易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却是当今世界的现实。传统贸易理论的缺陷在于把关税外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经过长期精心的备考,对高中数学的认知水平达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系统掌握了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各种解决问题的通法,各类数学思想.但在高考的考场中,
7月27日,星期六.上午10点,艳阳高照,室外气温超过37摄氏度.上海闵行区某超大小区(下文以“KC”为小区代号)的标志建筑“凯旋&#168;”附近集聚着很多人,梧桐树之间拉着几条显眼的横幅,
在民主建设中,基层社区民主建设尤为重要,它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建设民主国家的基点.着眼于基层社区的民主建设研究,就是了解基层社区公民的诉求,完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