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推行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家庭养老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加之不断提高的预期寿命和不断加深的老龄化程度,老龄人口的赡养日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期望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代际赡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探寻子代人口特征对赡养行为的影响,以期设计缓解家庭养老负担、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本文由代际支持理论出发,从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两条路径剖析子代人口特征影响赡养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推行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家庭养老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加之不断提高的预期寿命和不断加深的老龄化程度,老龄人口的赡养日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期望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代际赡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探寻子代人口特征对赡养行为的影响,以期设计缓解家庭养老负担、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本文由代际支持理论出发,从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两条路径剖析子代人口特征影响赡养行为的机制。子代人口特征主要指子代性别、出生队列、兄弟姐妹数三个方面,赡养行为主要包含经济支持、照料支持、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依托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二元Logit回归等微观计量方法,估计子代人口特征对经济支持、照料支持、精神慰藉的影响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优化家庭养老资源、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总体上看,子代赡养行为呈现出“儿子出钱,女儿出力”的性别分工,但这种性别分工在不同出生队列、城市与农村间有所差异。总体上,女儿提供经济支持的数额比儿子少11.2%、提供照料支持的概率比儿子高13.7%、提供精神慰藉的概率比儿子高22.1%。进一步区分出生队列后发现,以儿子为主体的传统养老模式在新一代子女中有所改变。区分城乡子女后发现,农村地区“儿子提供经济资源、女儿提供时间资源”的赡养模式在城市中并不明显。第二,子代赡养行为具有“竞相示范效应”,兄弟姐妹数越多,单个子女提供的养老资源也会越多。具体而言,每增加一个兄弟姐妹,单个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数额增加11.6%;提供照料支持的概率增加7.9%;精神慰藉概率会提高9.8%。这是因为兄弟姐妹数越多,子女在提供养老资源时可参照的对象也越多,在“利他动机”的驱使下,子女在提供养老资源时会自觉地向提供最多的兄弟姐妹看齐,竞相增加养老资源的供给,形成“竞相示范效应”。这也部分印证了拥有多个子女的老人,老年生活更有保障这一现象。第三,子代社会保险参保状况同样显著影响赡养行为,且养老保险对赡养行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相比养老保险未参保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数额会显著提升19.9%,提供照料支持的概率会显著提升19.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数额显著提升22.7%,提供照料支持的概率显著提升16.8%。相比医疗保险未参保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子女提供照料支持的概率显著提升13.6%,但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子代经济支持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数额显著提升1.6%,提供照料支持的概率显著提升16.8%。基于以上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缓解家庭养老负担、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第一,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鼓励生育提供家庭友好型政策环境。第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拓展养老服务的精神慰藉功能。第三,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缓解子代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约束,为家庭赡养提供物质和时间保障。
其他文献
多元共治,是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这一重要任务的核心要义,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主张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及共享治理成果,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多元共治以价值共识为精神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社会治理”,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当前公民教育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和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移动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完全迈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海量数据带来的信息过载问题的困扰。推荐系统作为一种应对信息过载问题的有效工具,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属性信息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的推荐。目前,推荐系统技术已经全面地应用在各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中,推荐系统的性能将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和商家的收益。然而,传统的协同过滤等推荐系统的性能容易
拆迁安置社区的转型与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征迁农民能否顺利转变为城市居民,也将间接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施成效。但是拆迁安置社区空间特征与治理结构的“亦乡亦城”特征,给社区空间冲突治理与社区转型带来巨大挑战。现有拆迁安置社区空间冲突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理论阐述与定性分析,存在治理策略过于宏大而流于空泛或无法操作的缺陷或者个案难以反映真实冲突现状、治理策略难以匹配社区空间冲突的现实情景。拆迁安置社区空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参加课外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课外学习时间快速增加,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不断攀升。家庭资本既是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家庭的教育观念。家庭资本对学生课外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规范课外教育行为,成为了政府、社会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家庭资本对初中生参与课外教育行为的影响。首先,借鉴李春玲、薛海平等人的定义
根据现行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我国农村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在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在实现精准扶贫与共同富裕的时代新命题下,如何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值得进一步思考。机构养老不符合我国当前的村情社情,农村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鉴于此,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自2002年起,城市以及
后疫情时代下,互联网适老化的部署与推进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的确,互联网福利普惠机遇与疾病风险的并存也为老年群体医养福利的增进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老年群体中“数字鸿沟”问题的日益凸显也使得进一步整合线上线下层面,拓展老年群体的主观福利研究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旨在从线上线下双重维度切入,探究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的作用机理。为此,本文基于中国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我国传统的代际关系正在逐渐改变,家庭间的资源流动由传统的子代向父代单向流动转变为子代和父代之间的双向流动。本文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探讨双向代际照料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效应,为提升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设计对策建议。本文由健康需求理论出发,从交换动机和利他动机两条路径构建代际照料支持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机制。在此基础上,依
骨髓抑制为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为骨髓抑制的常见表现与并发症。粒缺伴发热为临床危急病症,中医药的论治研究现代临床报道较少。此文从血虚发热的证治理论与粒缺伴发热的中医认识入手,探讨二者的相关性。血虚发热与粒缺伴发热均以血虚为主,均可因感受外邪而出现发热表现,当归补血汤可以保护骨髓、改善外周血象、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以当归补血汤辨治粒缺伴发热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对于粒缺伴发热的危急病症,中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数字治理等概念迅速席卷全球,各国政府紧跟时代潮流,大力推进政府改革。自2016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先后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特别是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江苏、安徽与上海三省一市政府凭借卓越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取得不菲成绩。目前,政府数字化改革成为推进跨省域治理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