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的首位死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发病人数的80%。即使NSCLC患者已接受规范性肿瘤全切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仍有约40%在5年内复发。因此,检测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有助于评估手术切除是否完全,为评价患者术后是否需要进一步放化疗提供辅助参考依据,从而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通过翻译抑制或特异性的切割两种机制在转录后水平发挥调控作用,参与调节高达30%的人类基因。目前研究发现在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患者术前血清中表达量增高的部分miRNA在术后血清中明显降低,这些miRNA可能与肿瘤负荷相关,可以用于评价手术切除是否完全。至今为止,有关血清miRNA是否能够预测NSCLC患者的手术疗效尚无文献报道。我们的研究口的是通过检测NSCLC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miRNA的表达变化,并对NSCLC患者进行随访,筛选出一组差异表达的miRNA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NSCLC患者的术后评估。方法本研究收集45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血清样本术前血采集时患者均未行任何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相应的术后血均采集于术后7-10天。从中选择Ⅰ-Ⅲ期患者各6例,各取1ml血清混合并提取Total RNA,用Taqman低密度芯片(TaqMan Low Density Array, TLDA)检测术前和术后混合血清样本的miRNA表达差异,选出部分差异表达miRNA用RT-qPCR技术在45例NSCLC单个样本中进行验证,进一步筛选出一组具有稳定差异表达的血清miRNA。对45例NSCLC患者进行随访(每3个月一次),探索miRNA下降与否与NSCLC患者的预后是否相关。结果本研究第一阶段采用TLDA检测技术共检测miRNA754种,其中在术前组和/或术后组表达的miRNA共266种。根据筛选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组和术前组相比具有表达差异的miRNA共有202种,其中表达下调的miRNA有180种,表达上调的miRNA有22种。结合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及既往文献报道情况对TLDA检测结果中20个差异表达的血清miRNA以单个血清样本通过RT-qPCR进行验证(45例NSCLC患者),得到5种血清miRNA在术后表达量比术前明显下降,包括miR-2、miR-34a、miR-155、miR-199a-5p和miR-221。在术前CEA正常的NSCLC患者中,miR-24、miR-155和miR-199a-5p3种miRNA下降与未下降者相比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表现出-定的差异趋势。另外,在腺癌患者中,miR-24和miR-34a下降与未下降者相比DFS有明显差异,miR-155下降与未下降者相比DFS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TLDA检测技术对混合血清样本的检测及RT-qPCR技术在单个样本中的验证,检测出5种血清miRNA在NSCLC患者术后血清中表达量较术前血清明显降低,提示这些mi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NSCLC患者的肿瘤负荷相关,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辅助评价术后肿瘤残留负荷,进一步的随访结果提示miR-24、miR-155、miR-199a-5p联合检测可能成为术前CEA正常患者术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miR-24、miR-34a、miR-155联合检测可能成为AC患者术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为临床NSCLC患者的术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