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探讨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老年住院患者相关信息、中医证型演变规律及中医证型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采集基本信息、血常规、舌诊脉诊、中药方剂、各观察点中医证候等内容,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运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分析得出演变规律及预后情况。
  结果:通过分析303例病例,其中男性67%,女性33%;85-90岁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8.0%;患者集中在冬、春季节(1-3月)发病;78.5%患者无发热症状;47.52%患者咳吐白色黏痰;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占74.6%;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患者有145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占检测人数的58.6%;红细胞减低的患者35.3%;血红蛋白低者占51.5%;舌色以舌淡红、舌暗红为主,舌苔以薄白、薄黄、黄腻等多见;脉诊以弦、滑、沉、细、数等多见;常用中药方剂为清金化痰汤加减。入院当天常见证型以痰热壅肺证为主,该证型预后较好。
  结论:(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85-90岁人数最多,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病,体温未升高患者占绝大数,老年患者咳痰以黏痰为主。(2)老年CAP患者多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而C反应蛋白升高多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常见。(3)老年CAP患者舌色以舌淡红、舌暗红为主,舌苔以薄白、薄黄、黄腻等多见;脉象以弦、滑、沉、细、数等多见。治疗使用首选方剂是清金化痰汤,中药以其加减组合而成,加用补气、养血、燥湿化痰等药共同治疗。(4)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基线点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痰浊阻肺证。(5)演变规律方面,实证类转向正常病例多于正虚邪恋类,实证类预后较好。正虚邪恋类各证型持续存在概率均高于实证类证型,正虚邪恋类迁延难愈。14天中,虚实病症均存在相互转变,以实证转虚证多见。危重变证5例,均未有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分析出生时间运气与帕金森病患病的相关性,从而为帕金森病的早期预防与治疗调护提供新的思路,为该病的防治和把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应用到临床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  运用回顾性统计研究的方法,从山东省内多家医院收集2015至2019年间住院及门诊病例,以出院及门诊诊断明确为帕金森病的患者病例资料为病例组,以非帕金森病患者病例资料为对照组,筛选出患者的病历号(仅住院患者)、
学位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及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  结果: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方面试验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8.13%;两组在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方面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评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中医药中医康复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同时给予西医规范药物治疗,试验组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共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末端
目的:观察分析健脾利胆方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  方法:本次临床观察共收集2017.10至2019.12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64例,采取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PTCD+健脾利胆方)与对照组(PTCD),通过观测患者肝功能(AKP、ALT、AST、TBIL、DBIL
目的:涩脉是现代脉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脉搏类型之一,但是涩脉的物理性质需要进一步明确。导师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涩脉中的一个重要物理因素为异常低频可闻声波,本研究欲探讨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的涩脉中的异常低频可闻声波。  方法:本研究用定制声波脉象收集系统收集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的涩脉低频可闻声波,另收集相对健康人的脉搏低频可闻声波,两者对比,观察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的脉搏声波是否出现异常表现。并进行诊断性试验
研究目的:  研究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是否能有效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气虚血瘀型)的心绞痛症状及检查指标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研究方法:  纳入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气虚血瘀型)15-45天内再次发生心绞痛的病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标准化
学位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期痴呆病的中医证型与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老年期痴呆病提供思路和参考。  方法:本研究包括综述和数据挖掘两部分。综述从中医对老年期痴呆的认识,中医治疗方法,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数据挖掘:对2014年—2019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保健科)和脑病科住院的老年期痴呆病患者进行统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处方统计。然后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为载体,采集真实世界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信息建立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IMN的临床症状、证候分布、用药规律,同时分析IMN尿蛋白水平由轻到重的中医演变规律及其用药规律,从而探究中医药治疗IMN的证治规律,为IMN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以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为
目的:观察解毒稳斑汤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用于改善冠心病预后提供思路。  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共7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等),试验组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稳斑汤,均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保护,并观察其对血糖、循环系统、全麻苏醒时间、苏醒后寒战以及术后伤口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经皮非穴位电刺激组(S组)、假刺激组(N组)、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选择患者的大椎穴、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