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参加CMIP5的29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的数值结果和未来100年预估试验(RCP26、RCP45、RCP85情景)的结果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CN05.1观测温度的数据集(包括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计算了16个表征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的指数,对比观测和多模式集合的中国区域平均温度事件的时空分布,分析了其变化特征,评估了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平均温度、极端温度气候事件变化特征的模拟能力,并且预估了未来三种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2.6、RCP4.5、RCP8.5)各极端温度指数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RCP4.5情景下21世纪初期(2016—2035)、21世纪中期(2046—2065)、21世纪远期(2080—2099)极端温度事件空间分布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如下:CMIP5全球气候模式能够很好的模拟出中国地区平均温度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多数单个模式能够反映观测的年际变率,MME丢失了年际、年际代信号,但MME对线性上升趋势的模拟能力优于多数单个模式。MME能够模拟出与观测相似的季节和年平均温度空间分布,再现北方变暖速率大于南方这一特征,但模拟值明显偏低,且夏季偏差小于冬季。基于ETCCDI提供的用来描述极端温度事件的16个极端温度指数,分析评估CMIP5模式对中国区域极端温度的模拟能力,发现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各个极端温度指数时间变化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MME模拟的各极端温度指数存在一定偏差,TX10p、TN10p、TN90p、FD、ID、CSDI在全国范围或局地范围模拟结果偏高,TXn、TNn、TX90p、GSL、SU、WSDI模拟结果偏低。MME对东部大部分地区极端温度指数的模拟能力优于西部地区,其中青藏高原模拟能力最差。与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相比,单个模式对极端温度指数的模拟能力有限。MME能够模拟出我国20年、50年、100年一遇的极值分布。预估的三个不同情景下用来表征21世纪极端暖事件的指数,如TXx、TNx、TXn、TNn、TN90p、TX90p、GSL、SU、TR、WSDI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表征极端冷事件的指数如TN10p、TX10p、FD、ID、CSDI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期变化最为明显,中期和后期变化趋势减弱。预估的RCP4.5情景下三个不同时期各极端温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不大,基本表现为全国大部分地区暖事件频率增多,强度加强,冷事件减少,与观测的极端温度指数保持一致的增加或减少,但变化程度不一。极端温度指数在2046—2065年的变化幅度大于2016—2035年,而2080—2099年变化幅度进一步加强。预估的RCP4.5情景下三个时期20年、50年、100年的极值空间分布类似于气候态的极值分布,但极大值的高值增加、极小值的低值减少,即温度最大值、最小值在未来均有可能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