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冠状病毒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xing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冠状病毒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牛病,其病原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可引起犊牛腹泻、成年牛冬痢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且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给全球养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防止牛冠状病毒病的广泛传播,我们需要在BCoV感染的初期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防制措施。目前,可用来检测牛冠状病毒病原的方法主要有反转录PCR技术和ELISA等,其中ELISA试剂盒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且操作不方便,而反转录PCR只适用于少量样品的检测。为建立操作更方便,检测成本更低且更适合大规模检测病原的方法,本研究拟利用BCoV N基因进行表达纯化,并构建BCoV N蛋白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期获得结合活性较高的特异性单链抗体,为BCoV新型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奠定前期基础。本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1.BCoV 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小鼠免疫本试验将已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pET28a-N转入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正确后分析蛋白可溶性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重组蛋白条带大小约54 kDa,为可溶性表达,其可被His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纯化后的N蛋白经SDS-PAGE鉴定纯度较高,蛋白浓度为1.5mg/mL。将纯化的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三次免疫后分离小鼠血清,经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抗体滴度可达1/10~5,表明本试验制备的重组N蛋白免疫原性良好。2.BCoV N蛋白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无菌条件下摘取小鼠脾脏,提取其脾脏淋巴细胞总RNA,RT-PCR反转录合成cDNA后,以此为模板,利用设计的小鼠抗体特异性引物经PCR分别扩增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通过Overlap-PCR将胶回收的VH与VL用短肽(linker)连接,获得单链抗体基因(ScFv)。将纯化后的ScFv基因和酶切载体连接后电转入超级感受态细胞中,经扩大培养并纯化后获得了库容为8×10~8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通过4轮特异性抗体的富集和建立的筛选针对N蛋白的ELISA单链抗体检测技术,最终筛选到32株阳性值较高的单链抗体。将32株阳性克隆PCR鉴定并测序,分析序列后发现有19株阳性单链抗体基因正确,选取阳性值较高的5株阳性单链抗体检测其噬菌体抗体结合活性,其中阳性单链抗体ScFv-154与N蛋白的结合活性较高,为进一步探讨单链抗体在牛冠状病毒病诊断和防控技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前期基础。
其他文献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PMBLDCM)具有结构简单、调速性能好、效率高等优点。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会产生脉动,带来噪声、震动等问题。另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额定转速以
<正>1 Zhaga的使命2010年2月3日由ABL(Acuity Brands Lighting)、库柏照明、欧司朗、松下、飞利浦、施莱德、东芝、TRILUX和奥德堡集团等在内的九家照明行业巨头宣布将发起成
会议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岜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同的观念,突破了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打破了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提出基于网络的用户需求信息跟踪与信息资源建设互馈模型框架,重点讨论数据挖掘服务对信息资源建设高层次决策分析的引导作用和实用性,并对该模型的信息流处理技术和控制流程
近年来,目标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目标检测技术的身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目标检测算法被提出,目标检测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但是小目标检测的效果却
Ag-Ni电接触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电与导热性能,同时它的接触电阻较小并且十分稳定,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加工性能,易于加工成各种零件,在焊接时不需要使用附加的银层,因而可以节约贵金属的使用,所以Ag-Ni触点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微型开关、断路器、继电器等产品。虽然Ag-Ni触点材料具有以上诸多优点,但是其非常容易产生熔焊,在电弧的侵蚀下容易发生材料转移从而使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Ag-Ni电接触
一、4月石油与化工板块市场行情回顾2016年4月沪深A股指数呈现振荡走势.截至4月底上证综指、深圳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分别较月初小幅下跌2.18%、2.00%和191%。基础化工板块和石油石化
2018年6月份,我国第一部电商领域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通过,微商被正式纳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围。这意味着微商终于可以有法可依,依法经营,且被国家认可。中国迈入老龄化
抗战时期,毛泽东立足于抗战全局,继续探索农民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与抗战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毛泽东农民思想。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不仅对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核心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形成条件,分为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