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进入翻译研究以来,人们不再笼统的将翻译看作是一项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关注到翻译的文化内涵。此时女性主义与翻译结合而生的女性主义视角又称性别视角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新焦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随之产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大胆的挑战传统的忠实原则,不再将原文和原作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译者应该全部隐身;而是强调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应该忠实于女性主义的“写作项目”。有些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时采取劫持、增补或加写前言或脚注来突出女性身份,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另外一些译者更青睐于同性作家的作品来进行翻译,相似的经验和经历使她们更能深入女性作家的内心,这也表现出译者在选材上的主体性。本文选取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小说《秘密花园》作为研究对象。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小说和戏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秘密花园》和《小公主》,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小女孩,伯内特笔下的小女孩不同于传统的女孩形象,她们性格坚强勇敢,虽然命运崎岖,但是坚强的性格以及男孩般的忍耐力使得这些小女孩在最后都获得了幸福生活。作者伯内特是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本文作者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对《秘密花园》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这两个译本分别为女性译者许虹、汪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男性译者李文俊(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从译者性别出发,本文从语言、性别和移情视角分别对两个译本进行探索研究。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遣词造句,对于男性形象、女性形象等层面的翻译都凸显出了性别因素的影响。女性译者许虹、汪莹受到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她们在翻译时会通过改变个别词或者调整语序等温和的翻译策略来凸显自己的女性身份。同为女性,她们对于原文中女性因素更加敏感,更能体会原作者的意图。此外,她们的翻译也更准确,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经验的描述。相反,男性译者由于受到传统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大多表现出了性别歧视和厌女情结,他们的遣词造句也会有意无意的贬低女性。由此看出,性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翻译的因素,译者的性别意识不仅能够影响其对原作本身的理解,还会影响译者潜意识的选词以及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