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endometrium)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其中绝大多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3/4以上),病因学上属于Ⅰ型子宫内膜癌,与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预后较好。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Serous adenocarcinoma,SA)是一种少见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学亚型,属于特殊细胞类型的子宫内膜癌,病因学上归类于Ⅱ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疾病的复发率在20%-60%左右,其Ⅰ期和Ⅱ期的5年生存率为35-50%,Ⅲ期和Ⅳ期为0-15%。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并根据术后病理给与辅助放化疗,除此之外目前并没有能明显提高患者疗效的治疗方法。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neu,HER-2/neu)又名c-erbB-2基因或P185,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大量研究指出其过度表达与细胞转化、肿瘤形成、肿瘤转移、耐药性及预后不良有显著相关性。目前针对HER-2/neu作为靶点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并且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因较多研究发现HER-2/neu在SA患者中也存在高表达,故研究SA组织中的HER-2表达情况以及相关靶向治疗可行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另外目前对于检测HER-2在SA中表达情况的方法仍然存在争议,常规用于乳腺癌等肿瘤检测HER-2所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法(IHC)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是否同样适用于SA患者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选择上述两种方法对SA及CE患者进行HER-2检测,旨在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SA)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HER-2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转归的关系以及检验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 资料和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1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以及22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HER-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同时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了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HER-2扩增情况并评估此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的一致性。 结果: 1.用免疫组化对51例SA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ER-2阳性患者为11例,占21.6%。对全部22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提示36例呈阳性表达,占16%。虽然其阳性比例较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低,但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对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免疫组化表达阳性、手术残留、肿瘤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免疫组化表达阳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4.将全部51例SA患者标本进行FISH法检测。结果显示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51例患者中有7例阳性扩增,扩增率为13.7%。其中,Her-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为78.4%(40/51),其Her-2基因扩增阳性为1例,符合率为97.5%(39/40);Her-2蛋白表达(+)为11.76%(6/51),其Her-2基因扩增阳性为1例,符合率为16.67%(1/6);Her-2蛋白表达(+++)为9.8%(5/51),其Her-2基因扩增阳性为5例,符合率为100%(5/5);Kappa一致性检验证实IHC与FISH两种方法检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Her-2蛋白与基因状态一致性较好(p<0.001)。 结论: (1)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neu表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2)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的患者年龄较大,单纯型病理组织发生率较高,且预后较差。而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并不影响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