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益评价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自然环境却付出了沉重代价,大量森林被砍伐,易水土流失的土地被开垦,水土流失形势日益严峻,最终成为酿就1998年长江流域滔天洪水的诱因之一。为了遏制水土流失,国家适时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旨在恢复水土易流失地的植被覆盖,实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标,安徽省也于2002年启动了该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重大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需投入巨额资金,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本文以公共财政为切入点,选取安徽省金寨县、东至县和歙县三县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内容为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内容主要介绍退耕还林工程的由来、历程和政策目标,重点阐释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第三章内容介绍样本县选择依据与自然及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从财政投资规模与结构两方面着手分析样本县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现状。第四章是本文核心内容之一,从退耕区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方式、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人口资源配置和劳动力就业状况、陡坡耕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入手,展开对样本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不仅直观反映工程效益,还为后文进一步深入开展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做好铺垫。第五章是本文最重要的一章,通过构建样本县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获得综合效益测评结果。分县域看,金寨县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波动较剧烈,最终仍取得正的效益;东至县和歙县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测评结果较相似,虽略有波动,最终均呈现上升趋势,后续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整体来看,样本县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呈现上升趋势,并于2004年由负转正,后续效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第六章内容总结概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综合效益评价过程中取得的结论,并展望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正> 青年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力军,是企业发展的希望。如何加强青年干部队伍的培养,使之早日挑起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大梁。笔者认为培养青年干部应着重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
本文对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能力与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pH值、NaCl浓度、卡拉胶浓度、搅拌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表征
<正>植物蛋白饮料是一类以植物的果仁或种子(如大豆、花生、核桃等)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浸泡、磨浆、过滤、均质、杀菌等工序,而制成的乳状饮料。根据加工特性,可将植物蛋白
近年来随着糖生物学的发展,细菌胞外多糖所表现出独特的理化特性、生物学活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对目前已研究发现的细菌胞外多糖,从结构出发对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及生
在大学校园中,高校辅导员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成为当前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命题。文章对当前互联网+对当前教育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并阐述高校辅导员在
文章以国家风景名胜区——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月华街核心区综合整治为例,通过分析现实存在的建设失控、风貌失调、景观失色、环境失味、业态失序和效应失控等突出问题,探讨空间
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切身体会企业文化,参与生产过程,为教师提供一个自身能力提升的平台,为高职院校提供培养"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为职业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
目前,虽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日趋严峻的人地矛盾,假若农地城市流转不合理,则不仅会导致上述问题更加严重,而且还可能导致失地农民面临生计和城市就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保持了农业连续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好态势,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