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出钢模型的开发和运用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aizj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钢铁产量不断增加,品种钢比例不断提高,对钢液内磷、硫成分控制越来越严。武钢三分厂经常出现因转炉终点磷、硫偏高,而后工序措施采取不到位造成改钢、中断或回炉等;以及出钢时一律采取出钢脱硫措施,而造成成本的浪费较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准确预测转炉吹炼终点时钢中锰、硫和磷含量,为后工序的控制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经济前景。本文根据转炉计算机炼钢的现状,研究转炉冶炼终点锰、磷、硫含量的影响因素,采用代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分别建立了转炉开终点锰、磷、硫含量预报模型,并以MATLAB、FORTRAN 77、VC++等编程语言为工具,开发了一套快速出钢模型。为此,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转炉冶炼过程的机理分析,以及对大量的生产数据进行考查、筛选,确定转炉终点[Mn]、[P]、[S]含量预测的主要输入变量。(2)在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后分别建立了转炉终点[Mn]、[P]、[S]含量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低,预测命中率不理想,不能对现场生产起到指导意义。(3)分别建立了转炉终点[Mn]、[P]、[S]含量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反复的比较训练,确定了其网络模型结构,通过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检测样本进行预测,从结果中可以看出BP神经网络模型在拟合度和命中率方面比多元线性模型要有很大的提高。(4)对所建立模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各输入量对转炉冶炼终点的影响,均符合动力学、热力学等冶金反应原理。(5)对现场生产中转炉出钢终点[Mn]、[P]、[S]含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为:转炉终点[Mn]含量预测,其相对误差在±15%内的预测占总数的91.7%;其绝对误差在0.01%内的预测占总数的93.75%。转炉终点[P]含量预测相对误差在±15%内的预测占总数的83.75%;其绝对误差小于±0.002%的预测占总数的93.75%。转炉终点[S]含量预测相对误差在±20%内的预测占总数的85.43%;其绝对误差在±0.002%内的预测占总数的87.5%。(6)转炉终点预报模型分为参数优化和现场预测两个部分。其中现场预测部分采用FORTRAN 77编写,镶嵌在原有的程序中;参数优化部分则采用VC++编写。而现有的参数则是通过MATLAB计算得到。(7)采用规定输入参数范围、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作为对比标准及对输入数据进行适当位数的处理等方法提高了转炉终点预报模型的命中率。
其他文献
要想创设灵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会备课,最大程度地做足课前功夫,交出一份精美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讲,教学设计包括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只有学生对某件事感兴趣,就会自主地去关注、去学习、去探索,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所有的时间,达到自己想要学
新课程改革催生新教材的不断更新与改革.新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
大脑作为人类神经中枢的“司令官”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通过研究大脑的结构组织来研究其功能能够极大的提升我们对大脑的认识。对脑图谱的研究使人们开始探索脑网络地
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做保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拓宽教学资源渠道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及方法,值得教师借
数学是一门以问题为主的学科,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原则.如何培养学生轻松解决数学问题,是教师数学教学的基本.本文重点分析了多元化解题思路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同时从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成了一种国际化交流的语言它独有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语文,蕴涵
目前国内玻璃幕墙金属连接件中的爪件主要使用材质为304(06Cr19Ni10)、316(06Cr17Ni12Mo2)等奥氏体不锈钢铸造而成,而不锈钢主要原材料产于南非、俄罗斯等地,国际行情变化频
近年来由于高分子纳米组装体在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两亲性嵌段、接枝共聚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为其在选择性溶剂-水体系中可自发形成多种形态的纳米自组装体。但两亲性共聚物制备纳米粒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对环境和生物体均有害的有机溶剂,已越来越难以满足诸多应用领域的要求。全亲水性共聚物制备纳米粒子是利用其某些链段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相应条件下使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发生改变,从而不需有机溶剂的引入即可在全
在新课标的推进下,新教材也应运而生.面对初中化学新教材,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与旧教材之间的不同,掌握了它的创新之处,对于今后更好地组织初中化学课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