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银行机构是发展金融事业的重要力量。在开放经济下,银行机构的效率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加。银行机构的主要职能是通过高效地资源配置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增加资本形成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提高银行机构的运行效率,保持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银行机构产生以来,流动性风险伴随着银行的整个经营过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等都能通过资产端以及负债端向流动性风险转化,流动性风险是银行最需要化解的危机。因此,流动性管理成为银行最重要和基本的活动之一。银行机构经营失败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抗风险能力最小的普通大众,大的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风险规避能力。从中观上讲,银行机构的破产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当大规模的银行挤兑事件发生,即使经营良好的银行也可能因为短期的流动性不足而破产。从宏观上讲,银行机构的危机会向实体经济部门蔓延,对于主要依靠银行机构融资的行业,银行流动性紧缩将导致实体行业资金链断裂。反之,企业的破产也导致银行的坏账损失,相互间不断加强了危机的程度。现阶段,银行业内部的流动性风险制度建设存在明显缺陷,提高银行业抗风险的管理是未来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提升银行自身防控和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外部监管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伞作用。学界对近代银行业资产、负债、风险的研究,多是基于会计角度对银行内部资本结构进行梳理。虽然明确了银行作为流动性提供者对于投资者和借款人的流动性需求的作用,但是对于投资者、借款人流动性需求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制度如何处理这些流动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探索。本文以近代银行业的“高设立、高倒闭”现象为切入点,考察近代银行业是否以及如何积极管理其流动性,文章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第一,导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进行说明,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说明本文的创新点以及对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通过论述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概况发现,尽管银行业总体资力发展迅速、银行系统逐渐获得了稳定的声誉,但是不同类型、规模的银行倒闭现象仍持续不断,愈演愈烈,1897-1911年银行总行倒闭率高达58.8%,1912-1926年倒闭率为72.8%,1927-1937年倒比率为21.7%。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设立、高倒闭”问题的根源在由于缺乏有效外部监管和内部制度建设,银行发现把流动性储备行为和转换流动性风险的负担转移给整个社会更有利可图,最终导致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通过资产端、负债端传导为流动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银行业的发展总行倒闭率有一个大幅度下降的趋势,银行倒闭率的下降离不开适宜的经济环境和有效的外部监管,但也说明银行自身的风险意识的增强和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近代银行系统已经逐渐具备解决自身流动性问题以及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韧性。第三,先利用银行财务数据分析1897-1937年中国银行业流动性总体概况,数据表明银行业流动性储备呈上升趋势,再对“重要的”二十八家样本银行流动性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流动性储备高于全行业水平,通过简短分析发现具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向不能发行货币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保护的积极作用,以及当政府监管制度松散、又缺乏有效的中央银行制度保障时,银行流动性管理呈现出由单个银行自我风险管理向建立银行公会管理制度转化的特征。第四,流动性管理是银行最重要的战略布局,需要顶层设计才能实现盈利性与流动性平衡,并通过降低资产负债的流动性风险以保证经营的安全性。通过考察近代中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的内部规定性发现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采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模式,即持有一级、二级流动性储备达到双线风险防范,使资金不完全滞留在银行内部以实现盈利性与流动性的平衡。第五,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不仅具有内部规定性,同时,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有利于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实现以及引导银行的投资组合变得更为有效率甚至于规避市场风险。通过考察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外部约束条件,分别讨论近代金融市场的两类重要角色即政府、同业组织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至此,在内外机制的影响下,银行流动性管理可以初步总结为依靠“两线管理、双支撑”所实现。第六,结论与启示。制度是近代银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当政府监管能力不足又缺乏有效的中央银行制度保障时,银行业在思想上重视中央银行的制度的构建,逐渐发展为以银行公会为“银行的银行”从自身内部流动性管理决策到建立行业流动性管理制度模式,由点到面、从内向外的动态演进过程有效的降低了银行持有预防性流动性储备的成本并提高了银行流动性供给的制度保障,有效的防范流动性风险,保证银行的可持续性经营。本研究的现实启示在于,宏观管理方面,银行业稳健发展需要国家制度的支撑;微观管理方面,当缺乏国家制度时,需要行业制度建设。本文为“是什么让银行与众不同”的文献做出了新的贡献,(1)近代银行业的流动性变化趋势验证了交易需求和借贷机会假说,银行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倾向于持有较高的流动性储备并实施更为谨慎的流动性管理策略,特别是在银行挤兑或金融困难时期,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行为调整更为迅速;(2)近代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演进可以描述为“两线管理、双支撑”,即银行持有一级、二级流动性储备达到双线风险防范,使资金不完全滞留在银行内部以实现盈利性与流动性的互通,可以称之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模式。(3)近代银行业流动性管理行为准确的诠释了“银行为适应经济信贷需求所作的努力”的研究,增强我们对中国货币市场和银行制度演进这两方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