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后路脊柱内固定治疗手段,内固定手术成败的重点是螺钉是否能够精确的经椎弓根到达椎体。本研究在过去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面、棘突及椎弓根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以小关节及棘突为参照定位腰椎椎弓根进行临床置钉,明确关节突关节面-棘突法置钉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1.模型测量相关数据:快速成型腰椎模型26具(1:1患者实物模型,误差小于0.3mm),共55椎节,其中L1-L5分别为7、13、11、14、10椎节。(1)测量关节突关节面后缘距离椎弓根轴线的水平距离(D);(2)测量上位椎节下关节突下缘水平线与本位椎节椎弓根轴线的垂直距离(K);(3)测量L1-L5椎节棘突上缘中段切线与椎弓根轴线夹角即头倾角(α角)。2.数据统计:(1)统计分析比较D值L1-L5椎节间的差异性,并与以往CT影像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两组间D值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2)统计分析比较K值L1-L5椎节间差异性。3.临床手术置钉:腰椎疾患需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56例,使用关节突关节面-棘突法进行椎弓根置钉。(1)术中以关节突关节面后缘形成的纵向线向外侧旁开D距离确定进钉点纵向基线、以本位椎节棘突上缘中段确定进钉点横向基线,交点即为进钉点。进钉点确定后参照患者DR和CT片进行个性加减后置钉;(2)所有患者术后行CT检查评价螺钉位置,分析关节突关节面-棘突法置钉准确率、风险率、绝对风险率。结果:(1)关节突关节面后缘距离椎弓根轴线的水平距离(D),L1-L5椎节分别为 5.37±1.13mm、5.48±1.23mm、7.24±2.13mmm、7.77±2.14mm、9.87±2.55mm。L1-L2、L3-L4椎节间D值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椎节间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D值数据与CT影像D值数据相比较,L1-L4椎节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L5椎节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2):K值由L1-L5椎节分别为1.00±1.23mm、0.89±1.34mm、1.17±1.44mm、0.80±1.19mmm、0.99±1.54mm,经统计学分析,L1-L5不同椎节间K值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将K值合并,K值=0比率为61.82%(68/110),K 值≤2 比率为 80.91%(89/110)。(3):L1-L5椎节 α 角分别为:7.14±2.27°、7.69±2.43°、8.73士3.61°、10.43±4.09°、15.00±5.19°。(4):临床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23枚,11枚穿破皮质,其中9枚为相对风险螺钉,2枚为绝对风险螺钉,准确率95.07%,风险率4.93%,绝对风险率0.90%。全部病患住院及随访期间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以及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等情况。结论:利用关节突关节面及棘突作为参考定位腰椎椎弓根并进行临床置钉,精度较高、应用简单、安全可靠,并且能在个体化置钉时克服部分变异,弥补传统手法置钉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