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以健康受试者和偏头痛患者为载体,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为技术手段,分析不同循经取穴针刺效应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特征,验证“循经取穴针刺效应在中枢的神经信息响应有征可寻”的研究假说,并为针灸临床循经取穴理论提供客观依据,丰富循经取穴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1.全面收集和整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古代和现代文献,并采用课题组研制的“针灸数据挖掘系统V1.0”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络运用、腧穴频次和腧穴配伍三方面进行选经用穴规律分析。2.以2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非重复事件相关的实验流程,观察生理状态下循少阳经穴(A组)和循厥阴经穴(B组)即时针刺对受试者脑功能网络的影响。3.以4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少阳经取穴组(A组)、循厥阴经取穴组(B组)、循阳明经取穴组(C组)和非经非穴组(D组),分别对偏头痛患者进行16次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头痛频率、头痛程度、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状态进行临床评价,同时进行静息状态下fMRI扫描,以评价四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循经针刺治疗后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连接网络以及不同循经治疗前后大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经用穴规律表现为:以循经选取少阳经腧穴为主,并结合远近配穴是偏头痛的针灸治疗取穴原则。2.生理状态下,在捻针操作阶段,循少阳经取穴和循厥阴经取穴即时针刺可共同引起前扣带喙部的负激活;以此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在留针静息阶段少阳经穴与厥阴经穴前扣带喙部-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网络存在显著差别(P<0.05)。3.循经取穴针刺调节偏头痛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的研究结果:(1)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①少阳经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能显著降低综合计分法得分(P<0.01),显著提高MSQ功能受限领域、功能障碍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得分(P<0.05);②厥阴经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能显著降低综合计分法得分(P<0.01),显著提高情感领域得分(P<0.05);③阳明经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能显著降低综合计分法得分和SAS得分,显著提高功能受限领域得分(P<0.05);④非经非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能显著降低SAS和SDS得分,显著提高MSQ功能受限领域和功能障碍领域得分(P<0.05);⑤少阳经穴组和厥阴经穴组在综合计分法改善值上均显著优于非经非穴组(P<0.05)。(2)VBM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偏头痛患者右脑岛(坐标:X=38,Y=12,Z=-6)灰质密度降低,并且与病程呈显著的负相关(r=-0.3229,P=0.0347)。(3)不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对静息状态下偏头痛患者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明显不同:循少阳经穴治疗后的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与健康受试者的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模式最为相似,特别显著地表现在右脑岛与丘脑、右脑岛与ACC的功能连接。(4)偏头痛患者循经取穴针刺后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结果:少阳经穴针刺后右脑岛-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计分法评分的改善值呈显著的负相关(r=-0.7453,P=0.0134);厥阴经穴针刺后右脑岛-丘脑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计分法评分改善值呈显著的正相关(r=0.6546,P=0.04);阳明经穴针刺后右脑岛-颞极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SAS评分改善值呈显著的负相关(r=0.7509,P=0.0123);非经非穴针刺后右脑岛-前额叶内侧面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SAS评分改善值呈显著的正相关(r=0.7548,P=0.0116)。结论:1.通过古今文献挖掘表明:以循少阳经取穴为主结合远近配穴是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取穴原则。2.生理状态下,不同循经取穴针刺对大脑功能网络调节模式的异同体现了以循经效应为导向的不同穴位组功能的整合。3.右脑岛是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异常的关键部位;无先兆偏头痛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右脑岛的灰质密度显著降低。4.循经取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主要涉及边缘系统:与非经非穴相比,右脑岛-丘脑是循少阳经针刺特异性影响的功能网络;与循厥阴经和循阳明经相比,循少阳经针刺主要影响右脑岛-前扣带回功能网络。5.以循经效应为导向对痛觉传导通路的选择性调节可能是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循少阳经、循厥阴经和循阳明经针刺的中枢机制可能与对内外侧痛觉传导系统分别实施交互调节、协同调节和间接调节有关;而非经非穴针刺效应是通过对内侧痛觉传导系统的间接调节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