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双语现象与多语现象业已变为普通的社会现象。伴随社会上的这种趋势,曾经只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边缘和细小的分支学科的社会语言学,越来越受到了语言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的关注。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的语码转换,即在单个文本或者会话当中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譬如,仅以出版情况作为衡量标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的文章,期刊和书籍都对语码转换现象着墨颇多。尽管近些年来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对对外汉语教学都较少涉及。而对外汉语教学又是语码转换的最普遍和重要的一个语境之一,且是二语教学及外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学由于其本身发展不久且不成熟,在教学法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体系当中现只处于一个边缘位置。并且迄今为止,鲜有在迈尔斯-斯科顿的标记模式的理论框架下对对外汉语教学语境中语码转换的动机和功能进行的研究。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基于包含语码转换实例的数据资料对每个语码转换现象都进行了详尽清晰的描述。本数据资料包含有在孔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当中采集的音频记录和对课堂互动情况所进行的实地观测。这些数据资料的分析及讨论是基于迈尔斯-斯科顿的标记模式理论,在此理论框架下,语码转换被分为四类,即标记性、无标记性、相继式无标记性及探索性语码转换,而每一类语码转换都包含着特定的功能。标记模式理论假定语言使用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在会话情境当中相对于其他会话参与者会选择使用可以清晰标记其权利及义务的一种语言。当没有清晰的无标记语言选项时,说话者会采取语码转换的方式来探索可能的语言选项。本文将主要集中探讨有标记的语码选项,标记性语码选项本身是相对于无标记性(预期性)语码选项的一种协商机制,它引导说话者采用另外一套权利义务集(RO Set)来替代预期性语码选项。在对外汉语教学情境中展开的本案例分析试图探究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各式双语和多语课堂互动过程。研究发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师生们诉诸语码转换是借以达到以下功能及作用:填补语义空缺;显示幽默;社交性考虑例如委婉语;为了语言简洁和节奏;为了词汇扩充和语义澄清;为了身份标示,等等。本文尽管有不足之处及局限性,但是对于对本族语和外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其潜在原因的深刻理解仍可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这种理解可以使语言教师对于课堂话语当中语码转换的使用提高认知,而这进而也可促使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及场合通过增强和限制语码转换的使用来改进教学,提升教与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