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被引量 : 90次 | 上传用户:blue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为土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它还在很多情况下发挥着经济、社会组织和制度载体的作用。”(曲福田等,2010)我国的农村土地问题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这种土地使用权利的流转始于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改变耕地分散细碎状况以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客观需求,作用于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乡统筹发展等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鼓励下,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入规模不断加大、速度不断加快、流转主体日益多元化以及流转形式不断创新的时期。土地集中的高效率利用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绩效有目共睹,但土地因非农资本介入流转而普遍进行的非农化使用倾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等带来的负面效应更不容忽视。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为例,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出主体的成本效益和吉林省土地流入主体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对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明确土地流转的政策导向,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体系有重要作用。以吉林省为例研究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首先是基于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全国土地流转中的代表性作用,同时基于吉林省土地流转主体所表现的共性与特性,可能既是对全国总体情况的例证,又能为其他粮食主产省提供参照。本文的研究角度设置为对农村土地流转总体状况的把握、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评价和对解决部分问题的相关建议,力图从比较全面系统的角度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共由8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分别从土地流转动因、效果、问题、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对土地流转可能涉及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描述,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研究的概念与框架,研究的方法、理论依据等。第二章:现代农业与农村土地流转。本章首先对现代农业发展、现代产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关系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印度、智利、菲律宾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后工业化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进行了介绍,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上国家土地流转的经验而启示。第三章: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状况。主要分析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末,全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趋势及发展阶段,将我国各省市按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条件分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经济区域,对经济区域之间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方式及流向等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出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基本问题。第四章: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与现状。本章以吉林省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吉林省土地流转进程的若干特点和主要流转形式,对土地流转的趋势做出预测。然后总结了制约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第五章: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出主体的实证分析。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农村土地流出主体即转出土地的农户。在吉林省农户调查样本基础上,首先对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出主体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分布状况进行说明,然后根据样本数据拟把流出主体分为劳动力转移型、劳动力短缺型两种典型主体,并从主体成本收益角度对其流出行为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分析非经济成本收益对土地流出主体的影响。第六章: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入主体的分析。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之二。土地的流入主体即流出土地的接纳者,或者说土地规模经营者,就现状论,主要包括:农户、工商企业、城市居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本章首先在土地流入主体调查样本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流入主体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分布情况进行说明。运用Logistic模型对不同主体积极获取土地的内在动因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对非农主体尤其是工商企业进入土地经营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围绕对农民利益、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社会发展等的影响多个方面展开。第七章: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政策评价。本章主要分析现有土地流转制度及政策对农民土地流转的影响。现有土地流转制度主要包括宪法、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等,和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条例。文章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演进过程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从正负效应两方面针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进行政策效应评价。第八章: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建议。分别从土地法律体系健全、劳动力市场完善、规范的土地流转平台的培育、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及土地用途监管制度的强化等方面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北京正式成为全球第12个“设计之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成员,这无疑肯定了近几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果。无论在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数量,还
伴随着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到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白城市,城市经济在逐步转型,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花钱买健康”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呼声越来越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
跨江通道是支持城市跨江发展的重要设施,能有效地突破天然水系阻隔并加速各类生产要素的跨江流动,可有力地促进滨江副城的城市发展与土地增值。本文提出地价趋势分离法,借助G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关工作的必要性和高校图书馆公关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危机公关意识,并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公关部门或小组。
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平原河网污染地区的主要源头之一,农村人口密度小,分散广,污水难以收集,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到河浜和河流,是造成太湖等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
劳动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受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阶段的经济、文化、法律、制度、政策、科技等因素影响,一般表现为和谐稳定与矛盾冲突两种形式和结果。和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导航作为一种全新的星基无线电导航方式,在军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卫星导航系统信号弱、易受干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具有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妇科腹腔镜术后不孕症患者受孕率的影响。方法:将输卵管性不孕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首先所有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然后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的基
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家族企业经过200多年的历史发展,取得的了令世人刮目相看成就。而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家族企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