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中华民族的生存、封建专制的政治、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危机,都在西方炮火和文化对比中全面显露。先进的知识分子忧时忧国忧民,思考和探究救国救民的途径。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鼓吹下,小说从“小道”而一跃成为文学的正宗,并成为揭示社会问题以实现改良社会的工具。众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开始以小说为武器,反映社会现实,暴露时弊,匡时救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特缘时势要求”而产生的以暴露与批判为主调的社会小说,因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世风、道德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而成为晚清文学的主导型态,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谓的“谴责小说”。本文认为晚清谴责小说的滥觞与兴盛,是“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的结果。它呼应了小说界革命和现实主义创作的思潮,在内容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在形式上实现了由雅到俗的流变,体现了从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性质。不仅如此,晚清谴责小说还通过重复叙述艺术产生的聚合效应,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环境,形成了虚拟社会环境,有助于社会舆论的形成,并使舆论波一直回旋、回响,促发人们产生行动,对社会的变革甚至革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根据拉斯维尔的经典传播模式以及乔治·格伯纳的观点,构建起论文的框架,共设七章和余论一节。在七章中,从传播的过程性特征分析了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根据信息学和叙述学,又分为故事、话语、叙述)、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传播要素,对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现象进行了过程性、深入性的全景式考察。余论一节则运用传播的系统性特征,简单地对晚清谴责小说的传播进行了总结。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分析晚清谴责小说的传播环境。认为晚清政治窳败式微和租界的独特存在、小说变革、传播媒介的变革是晚清谴责小说滥觞并兴盛的传播环境。其中,晚清社会政治和小说界革命则是晚清谴责小说生成的直接动因。第二章是晚清谴责小说传播主体研究。从谴责小说作家和传播媒介组织两个方面分析了传播活动的发起者,认为谴责小说作家是边缘化的世俗知识分子,既具有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社会情感,又具有文学传播的商业追求,并在“心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以文谋生”的商业追求中艰难游走。而传播媒介组织则因为其“把关人”地位而具有媒介信息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并表现出教化国民与利益追逐混杂结合的特征。第三章是晚清谴责小说传播信息之“故事”研究。认为晚清谴责小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暴露与批判了晚清政治专制、吏治腐败、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以及经济、文化等全景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情感意识。第四章分析晚清谴责小说传播信息之“话语”。首先分析了晚清谴责小说传播话语的社会环境:白话文运动。然后分析了晚清谴小说传播话语的特征,认为晚清谴责小说语言具有浅显文言和通俗白话相结合的语言特征,并表现出强烈的媒介话语特点和文学特征。而浅显文言和通俗白话的混杂表露出晚清谴责小说作家潜意识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与文学传播市场化的矛盾,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的话语特点表达出谴责小说作家变革现实的文化焦灼。第五章是晚清谴责小说传播信息之“叙述”研究。认为晚清谴责小说的叙事角度体现了传统与新变的特征,而小说表现出的“视角越界”则透露出传统叙事模式与西方小说技法合而未融的表象,并表露出潜隐在作家身上的强烈的社会情怀。而谴责小说的集锦式、珠花式以及游记采访式叙述结构固然有吸收《儒林外史》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近代大众传媒和读者意识作为一种权利和意义对文学施加影响的结果。谴责小说的重复叙述,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有助于舆论场的建立和社会变革行为的产生。第六章分析了晚清谴责小说的传播方式,认为报纸、杂志期刊以及印书馆印制的单行本,极大地促进了晚清谴责小说的传播,而谴责小说的广告传播、邮局订阅以及代派处等则极大地促进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商业销售和传播空间。谴责小说以及小说载体的图像传播,则起到吸引人眼球,实现注意力经济的作用。第七章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研究。在传播受众研究上,认为晚清谴责小说的虚拟读者和真实读者存在一定的错位,但是大众传播方式实现了传播受众的大众化,不仅如此,晚清谴责小说传播者还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并在文学叙事策略上表现出“以合时人嗜好”的趋向。在传播效果研究上,晚清谴责小说不仅实现了文学传播的微观效果,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空间化传播,而且还由于传播信息构建的信息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虚拟社会环境,进一步强化了受众晚清腐朽没落的信息认知,并通过谴责小说数量多和时间长的传播,积聚了“群体效应”,具有“舆论场”的效能,在某种程度上,促发了人们改变现状的行动的发生。余论认为,晚清谴责小说是“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而形成的新小说,社会现实和传播的市场化,使得晚清谴责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教化国民、新民、开民智的“雅”的一面和适俗、商业化的追逐等“俗”的一面,呈现出文学传播的雅俗流变的特征。不过,读者的阅读期待最终使晚清谴责小说走向了消亡,但是它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产生的文学传播效果,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