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ui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的观察,探讨其机理,旨在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其理论和疗效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后口服除湿止痛汤,经期子宫穴封闭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组采用经后口服盆炎净颗粒,经期子宫穴封闭克林霉素磷酸酯。两组均治疗 3个疗程后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进行证候评分和局部体征评分。   结果:①治疗组30例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3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 30例,临床痊愈 1例、显效 9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症候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70%。体征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60%、50%。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综合疗效、症候疗效在α=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征疗效在α=0.05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神疲乏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小便黄、大便干结或便溏不爽的差别在α=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同一症状比较,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神疲乏力、经期腹痛的差别在α=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月经不调、小便黄、大便干结或便溏不爽的差别在α=0.05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治疗前后局部体征子宫体活动受限或压痛、单侧输卵管压痛、双侧输卵管压痛、单侧盆腔结缔组织炎变、单侧附件包块、压痛的差别在α=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局部体征子宫体活动受限或压痛、单侧输卵管压痛的差别在α=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局部体征双侧盆腔结缔组织炎变,双侧附件包块、压痛的差别在α=0.05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同一体征比较,治疗组子宫体活动受限或压痛、双侧输卵管压痛的差别在α=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神疲乏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小便黄及大便干结或便溏不爽及局部体征子宫体活动受限或压痛、单侧输卵管压痛;治疗组还可以显著改善局部体征双侧输卵管压痛、单侧盆腔结缔组织炎变、单侧附件包块、压痛,对照组不能显著改善上述局部体征。②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神疲乏力、经期腹痛、及体征子宫体活动受限或压痛、双侧输卵管压痛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本文对汉字发展史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认为:汉字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史前文字、古代汉字、近代汉字和现代汉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益肾化瘀方对UUO模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对肾组织中波形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应
文章通过对容庚先生金石著作的全面梳理,进而把容老青铜器分类与定名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商周彝器通考》一书最终确立殷周彝器分类的四大格局,标志着容老青铜器分类体系的
  目的:通过观察“固斑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血脂的影响,评价固斑降脂汤临床治疗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衰心肺气虚、心血瘀阻型患者症候积分、心衰加重次数、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尿、粪常规等指标的观察,探讨参附益心颗粒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