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单6东超稠油脱硫降粘机理及现场实施方案研究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8525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稠油储量丰富,如何有效动用这部分储量是一个难题。稠油化学改质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稠油井下化学改质技术,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有学者针对辽河油田稠油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已进行了现场实验,但针对胜利油田稠油的井下化学改质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从催化降粘和脱硫两方面入手,在近似蒸汽吞吐的温度和介质条件下,对胜利油田单6东区块超稠油进行了化学改质研究。 在催化降粘方面,笔者制备了一种超强酸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稠油、水、催化剂质量比为100:30:0.05,温度260℃,反应时间24h),可使稠油粘度降低55.9%。并且在该催化剂作用下:稠油中碳数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C25与>C35分子数减少,C25~C35分子数增加;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减少。红外光谱分析证明:超稠油经催化降粘反应后,其CH2/CH3值由3.45减小到3.05,芳香度(fA)由0.301增加到0.364,说明在反应过程中,含芳环的化合物发生了部分脱烷基侧链的反应,这也可以从反应物中饱和烃与芳香烃的增加得到证实。本文还考察了阻聚剂、引发剂、溶剂、油层矿物和地层水对稠油催化降粘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除阻聚剂外,其它各物质均可与催化剂产生协同作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稠油的降粘率。 在脱硫方面,笔者配制了一种脱硫剂,该剂可用于稠油的湿法氧化脱硫。使用该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稠油100g,水30g,脱硫剂0.06g,温度260℃,反应时间24h),硫脱除率可达58.2%。将催化剂与脱硫剂共同作用于稠油,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添加量为:超稠油100g、水30g、催化剂0.05g、引发剂0.3g、溶剂0.4g、偏钒酸钠0.01g、碳酸钠0.0015g,反应时间24h。实验结果显示,在220℃~260℃范围内,稠油降粘率在80%以上,脱硫率不低于70%。 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胜利超稠油井下脱硫降粘的现场实施方案。在技术原理、现场施工操作参数、现场实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跨期费用的问题,是企业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文章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跨期费用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但不能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应把权责发生制贯穿于会计实务工作的始终。
【正】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热议"新常态",缝机行业也不例外。从上海缝纫机研究所顾问雷杰、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阮积祥等多位缝机行业领军者的言论,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新态度
近年来,随着税收事务的发展,相关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改善。但针对事务所内部的人才培养上,却仍有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我国税务事务所的人员现状,结合事务所的发展目标和发
本文讨论了19世纪末英国出现"进口"俄罗斯文学,尤其是契诃夫小说的需求,并逐步成为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动因。关注这段时期文学中间人,包括俄罗斯的托尔斯泰、诺维科娃以及法
无锡城区中小企业已成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无锡社会经济的主体。但在大数据环境下,无锡城区中小企业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在以前传统的创新中,
研究了本积分数为15%和28%SiCW/6061Al基复合材料的同相和反相热机械疲劳寿命和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在小应变范围时,同相比反相疲劳寿命长,而在大应变时,同相疲劳寿命接近(对于28%SiCW)、甚至短于(对于15%SiCW)反相热机
本文拟对事业单位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进行解析,以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常规稠油开采技术以注蒸汽热采为主,由于稠油与蒸汽密度和粘度的差异,常常导致蒸汽重力超覆和指进,致使蒸汽波及系数小,驱油效率和采收率低。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力资本更加受到重视,员工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员工工作投入作为影响人力资源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与组织绩效的提升与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