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中的中度嗜盐乳酸菌,大多数菌株分离自高盐环境中,是目前我国酱油制造中最常用的菌种之一,在食品发酵中起着增加风味,改良氨基酸组成等作用。由于嗜盐四联球菌是一株可以被安全应用于食品发酵中的乳酸菌,研究其耐盐机制不单可以为我们揭示嗜盐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机制,还有利于未来工业生产应用中的新产品开发及菌种改造。目前对嗜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271924,No.317719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中的中度嗜盐乳酸菌,大多数菌株分离自高盐环境中,是目前我国酱油制造中最常用的菌种之一,在食品发酵中起着增加风味,改良氨基酸组成等作用。由于嗜盐四联球菌是一株可以被安全应用于食品发酵中的乳酸菌,研究其耐盐机制不单可以为我们揭示嗜盐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机制,还有利于未来工业生产应用中的新产品开发及菌种改造。目前对嗜盐四联球菌在盐胁迫条件下所利用的相容性溶质研究较为透彻,但对嗜盐四联球菌在盐胁迫条件下相容性溶质的吸收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分子机制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因此,本论文以一株分离于酱油的嗜盐四联球菌CICC 10469菌株为对象,结合组学研究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究其在盐胁迫过程中的细胞应答机制和基因调控网络,鉴定了在盐胁迫适应中起重要作用的通路,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的嗜盐四联球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利用第三代测序平台对嗜盐四联球菌CICC 1046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得到其基因组上的所有序列信息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嗜盐四联球菌CICC 10469基因组大小2.38 Mb,不含质粒;基因组上预测到33个转座因子及16个基因岛序列;并通过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了目前所有嗜盐四联球菌21个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嗜盐四联球菌CICC 10469基因组编码属于4个转运系统的19个甘氨酸甜菜碱转运蛋白,并通过精氨酸脱亚胺酶(arginine deiminase pathway,ADI)通路产生可作为相容性溶质的瓜氨酸。获取嗜盐四联球菌CICC 10469基因组上与基因水平转移、相容性溶质转运及物质代谢等过程相关的信息,从基因层面上理解嗜盐四联球菌的生物学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其调控网络及耐盐机理提供了基础。通过蛋白组学研究嗜盐四联球菌在低盐胁迫及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谱差异,共鉴定了178个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及参与的代谢通路,从翻译水平层面阐明了嗜盐四联球菌在遭遇盐胁迫时细胞适应性响应过程;关注关键相容性溶质的相关通路发现,嗜盐四联球菌在低盐胁迫下主要通过Opu C系统转运多种相容性溶质,在高盐胁迫下则利用BusA系统专一性转运甘氨酸甜菜碱;高盐胁迫条件下精氨酸通过ADI通路进行分解代谢,产生瓜氨酸、NH3及ATP可以帮助细胞应对渗透胁迫的物质;发现包括磷酸盐转运系统、双组分信号传递系统、多种物质代谢等途径在低盐及高盐条件下表达趋势存在差异,提出了嗜盐四联球菌在低盐及高盐胁迫条件下适应机制存在不同;通过对比转录组数据及蛋白组数据,研究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及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嗜盐四联球菌转录后调控情况的相关信息。鉴定了首个来自嗜盐四联球菌的甘氨酸甜菜碱ABC转运系统BusA。该系统在嗜盐四联球菌高盐胁迫条件下表达量显著上调,克隆编码BusA系统的基因并进行异源表达可以显著提高大肠杆菌MKH13的盐耐受能力。对busA基因簇上游序列分析发现一个属于Gnt R家族的转录调控因子BusR。通过融合绿色荧光蛋白e GFP、位点突变等实验,验证了BusA系统上游序列PbusA的启动子活性及结构;进一步通过异源表达、凝胶迁移实验等,鉴定了BusR的转录调控作用,并验证了BusR在PbusA上的结合序列为5′-AAA(T/G)TGAC(C/A)(G/A)T(C/A)C-3′。鉴定了在嗜盐四联球菌耐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精氨酸代谢的调控过程;发现编码ADI通路的相关基因在基因组上形成一个基因簇arc,其上游编码两个同源性较低的Arg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验证了arc基因上游的启动子活性,以及arc A与arc B、argR1与argR2基因间的共转录结构;分别鉴定了ArgR1以及ArgR2在嗜盐四联球菌精氨酸代谢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发现ArgR1负调控ADI通路,并且精氨酸的添加可以解除其抑制作用;而ArgR2则抑制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表达。鉴定了ArgR1及ArgR2蛋白质N端两个与DNA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Ser42-Arg43,推测精氨酸对ArgR1及ArgR2的不同调控作用可能与C端的“GDDT”区域保守性相关。提出了一种新的ArgR调控模式,阐明了嗜盐四联球菌的精氨酸代谢调控机制。本论文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嗜盐四联球菌CICC 10469基因组序列信息,对目前所有嗜盐四联球菌的菌株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嗜盐四联球菌基因组上可移动元件的相关序列信息;结合蛋白组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描绘了嗜盐四联球菌在盐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调控的全局性草图;进一步通过对甘氨酸甜菜碱转运系统及精氨酸代谢通路的研究,解析了嗜盐四联球菌盐胁迫适应性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对揭示嗜盐菌的耐盐机制、进一步开发应用嗜盐四联球菌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应用元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处置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表明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富氧燃烧技术是采用高纯度的氧气代替助燃空气,同时辅助以烟气循环的燃烧技术,可获得高达富含80%体积浓度的CO2烟气,是十分有前景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之一而备受研究学者的关注。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耦合富氧燃烧的技术优势可实现大规模的碳减排。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复杂多变、城市生活垃圾焚烧
在以“互联网+智慧能源”为能源发展战略,“碳中和”为能源发展目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充电桩在低压配电网(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LVDN)中接入,间歇性电压越限将成为其安全运行的主要挑战之一,而LVDN电压管理的支撑基础是拓扑智能识别。因此,LVDN拓扑智能识别和电能质量管理成为电网行业促进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并网以及打造高质量现代供电服
含重金属(铅、铬和汞等)废水的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兴生物电化学技术,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满足废水处理和能源生产的双重目标。本研究通过改变双室MFCs电极极距间的位置,负载不同的纳米级阴极催化剂和探索MFCs阳极菌群多样性研究,实现双室MFCs阴极还原六价铬和同时产电的目的。获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和传统能源供应速度的下降,化石资源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同时,由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为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并同时缓解环境压力,解决方案之一是过渡到清洁、可靠、低碳、可再生能的能源系统。风能和太阳能是典型的清洁能源。得益于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的优势,我国的风能与太阳能储量丰富,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光电的装机量近年来快速增
生物质活性炭不仅具有价格低廉、原料来源广、可再生性好、环境适应性高和吸附能力强等优点,而且可以根据吸附应用需求定向调控孔隙结构和表面基团。木质纤维原料的稀酸水解液中除了单糖、低聚糖等有效成分外,通常还含有糠醛等水解副产物和重金属成分,因而需要先进行纯化处理。为了提高糠醛吸附效率,大规模、低成本地纯化稀酸水解液,活性炭改性过程中采用绿色廉价改性剂和便捷改性工艺已成为必然选择。本文进行了空气同步改性硫
二至丸,在临床上常作配伍运用,然我们试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其他杂证,亦获良好效果。二至丸药力和缓平稳,无峻补之虑弊,适应证较广。兹举数例如下: 齿衄戴××,男,32岁,工人。肝大数年,近月来,经常齿衄,晨起口中热腥味异常,每吐浊血色痰一口,身体消瘦,时有肝区隐痛,偶有恶心,舌偏红苔薄少,脉弦细。处方:二至丸,每日30克,分两次吞服。连服半月,齿衄止,口中热腥味消失。按:《医醇賸义》云:“盖胃为外腑
近年来,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switchgear,GIS)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导致SF6气体泄漏缺陷率不断升高,而传统GIS密封圈性能检测和寿命预测方法存在1)没有标准检测方法,2)老化因子与GIS密封圈实际运行条件不符,3)没有客观的失效判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GIS密封圈加速老化测试方法与寿命预测研究。提出了GIS密封圈老化过程的机械性能检测方法,找到了
第一部分结直肠癌NOTCH突变的免疫反应探究NOTCH信号通路作为进化高度保守的通路,其可调节一系列的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分化、干性维持、增殖及凋亡等。NOTCH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CRC)中出现调控紊乱,NOTCH1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但NOTCH信号通路突变对CRC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尚缺乏报道。此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两个CRC数据集分析了NOTCH信号通路突变对CRC微环境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硒化钼(MoSe2)等二维(2D)层状材料因其具有丰富的元素储量、形貌易调控、良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带位置可调控、可控的相结构转换、较好的载流子迁移性能以及耐光腐蚀性等特点,是一类有前景的太阳光谱驱动的光催化剂。目前,g-C3N4和MoSe2仍存在比表面积低、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以及氧化还原活性较弱等不足。因此,本文以g-C3N4和MoSe2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形貌控制、
目的:规范高校附属医院权力运行,防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加强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法:通过对省内八所高校附属医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现状与成因调查,分析描述当前江苏省高校附属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556名受访者中,中层干部、高级职称、中共党员、36-45岁的人对医院开展工作重视程度评分均在4~5分;中共党员、36-45岁的人对医院开展工作总体评价评分均在4~5分;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