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O2/CO2燃烧重金属迁移特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t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处置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表明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富氧燃烧技术是采用高纯度的氧气代替助燃空气,同时辅助以烟气循环的燃烧技术,可获得高达富含80%体积浓度的CO2烟气,是十分有前景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之一而备受研究学者的关注。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耦合富氧燃烧的技术优势可实现大规模的碳减排。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复杂多变、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重金属行为特性异常复杂的特性,以探寻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富氧燃烧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寻找该过程高效的重金属控制手段为目标,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在空气气氛以及富氧燃烧下重金属迁移转化的研究,同时研究适用于该过程的重金属控制手段。首先,选取了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比最高的厨余垃圾以及有机氯来源的PVC的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在空气气氛以及O2/CO2燃烧条件下重金属挥发规律,对比空气气氛与O2/CO2气氛下不同燃烧工况条件对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重金属的挥发的影响,发现厨余垃圾底灰中的重金属含量为Cr>Zn>Cd,而PVC底灰中的排序为Zn>Cr>Cd。厨余垃圾和PVC燃烧的温度越高,Cd、Cr和Zn的挥发率越高。PVC中Zn的挥发受温度影响高于厨余垃圾,采用CO2/O2气氛代替N2/O2气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中Cd、Cr的挥发率但反而使得Zn的挥发率升高。燃烧温度、PVC添加量对Cd、Cr、Zn的影响水平都是显著。随着添加到厨余垃圾中的PVC的增加导致燃烧灰分中Zn的含量降低;添加5 wt%的PVC的厨余垃圾中的降低了Cr的挥发速率,但是添加15 wt%的PVC导致了更高的挥发。Cr和Zn的挥发受CO2/O2比例高度影响而Cd的挥发受CO2/O2比例影响不显著。Zn在70CO2/30O2气氛下的挥发率要远低于在85CO2/15O2和80CO2/20O2气氛。其次,采用改性与未改性钙基添加剂进行O2/CO2气氛条件下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燃烧重金属吸附实验,探究不同的钙基吸附剂类型在空气气氛以及富氧燃烧气氛下的重金属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燃烧底灰中元素含量Al>Cr>Zn,提高燃烧温度有利于Al在底灰中的固定,但增加了Zn的挥发。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量主要受金属类型的影响。未改性和改性CaO对Al的吸附性能较好,而CaCO3对Al的吸附性能较差,5wt%的CaO-10%Na2CO3和CaCO3-10%Na2CO3底灰中Al的含量分别为158.309和76.4548μg/g。CaCO3和CaO均不能作为Cr的吸附剂。燃烧温度为800℃时,添加5wt%改性CaCO3-10%Na2CO3吸附剂在80CO2/20O2,70CO2/30O2和60CO2/40O2气氛下燃烧Zn的RE值分别为0.1704、0.3851和0.4166,而添加5wt%改性CaO-10%Na2CO3吸附剂在80CO2/20O2,70CO2/30O2和60CO2/40O2气氛下燃烧Zn的RE值分别为0.2262、0.336和0.4647。CO2/O2比值对Cr和Zn的捕捉影响较大,对Al的捕捉影响较小,降低CO2/O2比值有利于Cr和Zn的捕捉。接着,采用氧化钙作为调理剂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富氧燃烧重金属的分布,在管式炉中探究了氧化钙调理剂、调理剂添加量、燃烧温度以及富氧燃烧CO2/O2比例对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空气、富氧燃烧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厨余垃圾样品燃烧后底灰中Zn主要以的不稳定态存在,CaO调理剂的添加使得弱酸提取态减少而可还原态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CaO调理剂的加入减少了燃烧底灰中Al的弱酸提取态,但却同时提高了可还原态以及可氧化态。CaO调理剂的添加减少了Cr的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燃烧气氛由80N2/20O2变为80CO2/20O2可以让底灰中Al的可还原态向可氧化态转化,大幅度减少底灰中Cr的弱酸提取态而对于Zn的影响并不明显。CO2/O2气氛中O2比例的提高不利于CaO调理剂对厨余垃圾燃烧底灰中重金属元素向稳定态转化。最后研究厨余垃圾及厨余垃圾掺混经过HTC预处理脱氯的PVC的热失重特性,及其燃烧过程中的气体产物析出特性和演变行为。厨余垃圾燃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厨余垃圾掺烧经HTC处理的PVC燃烧过程存在五个阶段。厨余垃圾燃烧第一阶段(50℃-423.2℃)为厨余垃圾中包含的蛋白质、多糖以及大部分的脂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热分解。第二阶段(423.2℃-558.5℃)来源于厨余垃圾中较难燃烧的脂质和骨质的分解和燃烧。第三阶段(558.5℃-1000℃)为厨余垃圾中难分解的贝壳类的分解。FW燃烧、7FW-3PVC、7FW-3PVC200和7FW-3PVC260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19.13、195.58、161.44、183.70 k J/mol,经HTC处理的PVC降低了其着火温度和表观活化能,但同时也降低了其综合燃烧指数,这显示HTC预处理会降低PVC的燃烧性能。样品GS曲线吸收峰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FW燃烧、FW-PVC260、FW-PVC200、FW-PVC、FW热解。FW-PVC260比FW-PVC和FW-PVC200拥有最高的C-H,C=O,C=C吸收峰,最高的CO和最低的HCl排放。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富氧燃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为今后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控制,特别是厨余垃圾与PVC共燃过程中重金属的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碳减排工作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核能、化工等领域。微通道气液两相流由于其通道的尺度减小到微米范围,产生了不同于常规尺度的流动和传热传质现象:气泡的界面受壁面限制,让气泡的精准操控成为可能;高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壁面处相变传热效率。为了实现精准可控的化学反应过程,可将微流体与化学反应结合在一起。其中,一些气液反应也需要这种精确的流量控制,然而由于通道尺度的限制导致了两相混合困难,反应只在界面处发生,这会降低反应速度
离散随机系统因为其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网络、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学者关注,而离散随机系统的控制和滤波问题也因此成为控制理论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针对线性离散随机系统,引入了其三种二阶矩状态转移矩阵,并通过所得的状态转移矩阵的形式,给出了系统二阶矩有限时间稳定、均方稳定、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建立状态转移矩阵与新型Lyapunov函数之间的联系。随后该方法被成功地推广到线性
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然而如何推动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却成为难以破解的问题。在当前,新兴数字技术正广泛地变革生产制造方式,数字赋能正成为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驱动原有商业模式的优化,促进商业模式的拓展,甚至重构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数字赋能如何赋能以及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仍未获得充分探讨。究其根源,新兴数字赋能现象的理论化程度较低是关键所
环氧树脂基混凝土是以环氧树脂为粘接剂、级配碎石为骨料的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由于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候性,环氧树脂基混凝土得到了工程界的青睐,在桥路面铺装、铁路轨枕和机械基础中得到了应用。在这些工程实践中,环氧树脂基混凝土普遍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和恶劣气候环境中。研究环氧树脂基混凝土在多轴荷载和气候条件下的损伤行为,对充分认识环氧树脂基混凝土的失效过程和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细观结构的数值仿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发展迅速,河口及近岸海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珠江流域是我国第二大流域,珠江河口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区域内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在水安全方面面临诸多问题。诸如:由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微塑料等几大类污染物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由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高,使得水葫芦肆虐,造成的水生态问题。这些污染物对水质退化造成很大影响,当前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
锂硫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环境友好型等优点使其有望成为下一代新型电池体系。尽管具有这些优势,锂硫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硫和放电最终产物硫化锂均为电子和锂离子的绝缘体,这显然不利于硫的高效利用。其次,硫正极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会产生一系列易溶解于有机电解液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由于多硫化锂溶解引发的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和差的循环稳定性。此外,硫正极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巨
近年来,有机光伏器件由于具有质轻、低成本、可大面积溶液加工等优势,引起了全世界很多课题研究组的关注。随着新型给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不断开发,有机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逐年提高,单结器件最高效率已经超过18%,为未来大规模商业应用奠定了基础。水/醇溶有机共轭材料,因其独特的溶解性,能够很好的避免多层薄膜加工时的互溶问题,以及其优异的界面修饰性能也被广泛的研究。在本论文中,本人主要研
计算机视觉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计算机能够跟人类视觉系统一样,具有运动感知、物体识别和场景理解等基本功能。视觉目标跟踪就是为了实现运动感知功能,近二十多年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视觉目标跟踪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视频监视和交通场景理解等领域。尽管已经提出了许多目标跟踪方法,但是由于部分遮挡、背景杂波、照明和视点变化等因素,设计鲁棒的跟踪方法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研究工作仅涉及单目可见光图
随着5G/6G时代的来临,由于具有绝对带宽宽、保密性好和传输质量高等特性,毫米波必将在无线通讯领域大放异彩。贴片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易集成和低成本等优势,因此非常适用于毫米波天线的设计。但单模贴片天线的带宽通常较窄,无法满足宽带毫米波移动通讯系统的应用需求。利用单个贴片自身的两个或多个谐振模式,可有效拓宽贴片天线的阻抗带宽。但就单贴片的谐振模式而言,存在TM10/01与TM30/03模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