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是探索如何应对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的跨国并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者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界定了汽车产业的地位、跨国并购概念、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汽车产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并购的动因。从国内外汽车产业并购研究来看,往往只注重对并购趋势和并购后的整合进行研究,而对并购产生的动因和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需要,在对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对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全面分析。 本文的研究成果是:近年来,由于世界汽车工业出现停滞局面,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市场日趋饱和,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把目光瞄向拥有广泛市场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中国,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跨国并购趋势日益加强,几乎所有的世界著名汽车集团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生产企业,中国汽车企业利用外资额的迅速增长,表明近年来国际汽车资本对中国汽车企业并购速度加快,外资并购对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可以说是利弊并存。外资之所以选择在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跨国并购,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充裕且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供给、不断成长且规模较大的汽车市场需求、外商投资政策的松动等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出于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规避行业壁垒、购买低价资产等动因。作者的创造性成果是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汽车产业组织进行深入研究;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大量实证案例总结外资并购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并购的动因、模式及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通过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和障碍分析,指出了一方面外资并购将国外优质资本引入国内资本市场能有效盘活国有资本,改善国有汽车企业治理结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改变了我国汽车产品结构,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外资并购也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如国有资产流失、汽车产业的民族资本发展受到限制和我国汽车产业有形成垄断倾向等一些负面影响,并针对这些负面效应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