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应对跨国并购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是探索如何应对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的跨国并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者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界定了汽车产业的地位、跨国并购概念、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汽车产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并购的动因。从国内外汽车产业并购研究来看,往往只注重对并购趋势和并购后的整合进行研究,而对并购产生的动因和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需要,在对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对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全面分析。 本文的研究成果是:近年来,由于世界汽车工业出现停滞局面,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市场日趋饱和,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把目光瞄向拥有广泛市场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中国,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跨国并购趋势日益加强,几乎所有的世界著名汽车集团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生产企业,中国汽车企业利用外资额的迅速增长,表明近年来国际汽车资本对中国汽车企业并购速度加快,外资并购对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可以说是利弊并存。外资之所以选择在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跨国并购,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充裕且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供给、不断成长且规模较大的汽车市场需求、外商投资政策的松动等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出于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规避行业壁垒、购买低价资产等动因。作者的创造性成果是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汽车产业组织进行深入研究;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大量实证案例总结外资并购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并购的动因、模式及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通过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和障碍分析,指出了一方面外资并购将国外优质资本引入国内资本市场能有效盘活国有资本,改善国有汽车企业治理结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改变了我国汽车产品结构,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外资并购也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如国有资产流失、汽车产业的民族资本发展受到限制和我国汽车产业有形成垄断倾向等一些负面影响,并针对这些负面效应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其他文献
商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商业文化的影响力的大小就取决于当时商业的繁荣程度,商业繁荣程度越高,商业文化的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阿拔斯前
近年来,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校充分利用网络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探索网上教育培训新方式:创建"三大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实施全员培训";四措"并举,确保网络教育培
<正>《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春》的感情基调轻松愉快、充满活力。《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
知识与信仰的动态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就高等教育来说,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主知教育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信仰培养的转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温快速启动、低热辐射和低排放、运行噪声低和适应不同功率要求,能很好应用在军事设备上。国外对PEMFC用于陆地军事设备研
<正>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正确审读材料,确定作文的话题。一、材料作文审题时注意的问题1.要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理解材料,要有全局意识,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只抓住材料的只言片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趋势明显加快,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也备受关注。作为制度先行的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制度直接影
员工的自愿离职直接影响到企业人才的稳定性。如果一个企业的离职率过高,优秀人才不断流失,企业将受到巨大损失。员工离职行为的发生产生于离职意愿,而离职意愿与员工工作满
我国土地市场分为两级:一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二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的第一步,
<正>一、引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要求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机器人是跨专业、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综合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系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