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基本问题入手,界定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概念,阐述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意义,接着论文介绍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现状,随后从多方面分析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困难现状的成因,参考理论界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务案例,总结完善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各种途径;最后通过笔者对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理解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职务犯罪线索难以获取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本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约两万六千字。第一部分探讨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基本问题,包括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职务犯罪侦查和刑事诉讼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揭示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基本现状,一方面职务犯罪案件大量发生,反贪污腐败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难以获取职务犯罪线索,这两方面构成了鲜明的矛盾。第三部分深刻剖析了职务犯罪线索获取困难现状的成因。职务犯罪线索的匮乏有举报方面的原因,群众不愿、不敢举报,无效举报太多;有职务犯罪具有先天隐蔽性,职务犯罪难以暴露的原因;更有腐败风气大导致公众对职务犯罪容忍度高、办案体制不畅、反腐败合力不够强、相关配套制度与当前职务犯罪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第四部分详细论述了现阶段职务犯罪线索获取的各种途径,有单位、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其中包括契合当前网络反腐快速发展的网络举报方式;党委、人大以及上级机关领导批转交办;纪检监察、公安、法院、银行、审计等部门和机构的移送;案件侦查中深挖获取;主动出击拓展案源中发现,重点介绍了网络观察发现途径;犯罪嫌疑人的投案自首和检举揭发。第五部分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职务犯罪线索难以获取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无案可查,职务犯罪线索匮乏的窘境。包括加强普法宣传和举报宣传工作;加强职务犯罪信息情报工作的建设;查办一批重点的大要案件来震慑职务犯罪;将自首减轻处罚措施落到实处,督促职务犯罪人自首和检举揭发;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主动发现职务犯罪线索的能力;加强举报奖励制度、保护保密制度、激励考核制度、犯罪线索移送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检察线人制度建设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