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解决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运用。2006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股权激励推出数量增长迅速,但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却进展缓慢。我国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规定相比国外较为严格,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规定更为严格。近年来,国企高管薪酬改革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和优化国企负责人的薪酬结构,推行长效激励机制。股权激励理论上能够根据激励对象努力工作的程度给予合理的报酬,对于这一机制运用于国企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尚存争议。在激励额度、激励期限、激励条件等多个要素都受到严格监管的背景下,国企实施股权激励在实践中遇到哪些问题?能否够取得预期激励效果?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我国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央国有上市公司——烽火通信的两次股权激励的经典案例。从激励范围、行权价格、授予条件、解锁安排等方面分析股权激励的真实动机,在此基础上分析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通过对激励对象的分布、运用相关估值工具对激励力度的测算、授予条件和解锁安排的综合分析得出两次股权激励方案都属于激励型股权激励。研究发现受监管部门对激励额度的限制,首期股权激励存在激励力度不足,激励范围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中都得到改进。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市场对激励草案公布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草案公布首日公司股价均出现正的反应,说明市场对国企推出股权激励持积极态度,之后首期股权激励公司股价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呈明显向下趋势,第二次股权激励呈明显向上趋势,说明市场不看好首期股权激励,而看好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通过财务指标全面考察股权激励后公司财务业绩的变化情况,辅之以考察经济增加值(EVA)、吸引和留住人才、投资状况、创新状况、分红与管理费用等方面的变化,综合来看烽火通信的股权激励对提升公司业绩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股权激励会减少企业高管人员流动,有助于统一管理层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增加长期投资,增强企业创新,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最终得出了在激励条款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国企股权激励能够取得较好激励效果的结论。通过对烽火通信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针对案例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借鉴的方面,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供国企和相关监管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