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体育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体育活动陶冶情操,培养良好体育品德的长期过程。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体育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青少年对生理卫生知识、体育锻炼常识掌握不够,身体素质偏低,体育素养整体呈现一种“失调”状态。因此,对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深入研讨迫在眉睫。本研究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遵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得出了影响青少年体育素养目标体系实现的五个因素:体质素质、心理素质、经济生活水平、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学校体育锻炼方针和措施。本着以人为本、社会需要的原则,构建了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目标体系和以两项显性指标——体能储备与运动素质、体育常识与技能和五项隐性指标——体育情感与运动态度、体育兴趣与运动习惯、自我督促健身的能力、自身健康状况评估能力、自我休闲和创新运动的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对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全面认识,提出了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对策性建议:摒弃旧的教学理念,培养青少年终生体育意识;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传承文化,丰富学生体育知识;拓展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完善体育活动环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利用大众传媒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构建多元化体育素养培养模式;建立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