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是由于价格持续上涨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人们购买力不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影响经济正常增长的一个综合病症,而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反复发作的顽症,因此通货膨胀被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共同关心。通货膨胀测度因而也成为国际统计学界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货膨胀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多种相互联系和对立因素的综合反映,现有理论和文献关注视角不同,测度通货膨胀率的方法及结果各异。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货币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否则便会使测度结果脱离实际。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多样性研究视角和方法以及各种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依据和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在现有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率测度的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历年相关经济数据对各种测度方法做了实证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比较了各种测度方法的特征和优劣,得出CPI是我国通货膨胀率测度的主要指标,重点对CPI的测度做了分析,并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来筛选我国CPI的先行指标,并确定其先行期,从而构建了我国CPI的先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充分提取了先行指标信息,并降低了先行综合指标体系的维度。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在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率测度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对不同视角的通货膨胀率测度进行理论是实证上的分析比较;二是对影响通货膨胀率测度指标的理论进行了探究,并通过实证方法筛选出与CPI相关的主要的先行指标;三是对先行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来建立CPI预测模型;四是对通货膨胀率测度、CPI测度以及治理当前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提出相应政策框架及政策建议。本文根据研究目的构建的应用型计量经济模型,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都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之上,建模目标以政策模拟、评价和预测为目的;二是模型的规模适中,不以追求大而全为目标,而是从实际出发,以分析模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建模的出发点;三是根据我国实际经济的特点建模;四是模型以严格的经济理论为基础,事先设定好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以计量经济方法为工具,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五是力求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变量选择、模型框架等方面,均能进行适当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