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牡丹和紫牡丹(亦称滇牡丹)以及大花黄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育种价值和观赏价值。本文在考察黄牡丹、紫牡丹和大花黄牡丹在原生地生长情况的基础上,对河南省豫西山区迁地保护圃所引种的上述三个牡丹原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为期3年的观察记录,并对紫牡丹和大花黄牡丹进行了种子萌发试验,从而为它们的开发利用、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基本结论如下:(1)在原生地环境中,大花黄牡丹不同居群间生物学性状比较稳定,只是年生长量有些差异。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持水量好,侧向遮阴的环境中,大花黄牡丹生长强健,植株高大,开花良好。紫牡丹3个居群的生境和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甸黄牡丹居群在形态变异上表现出很强的杂合性,形态变异连续,变异极其复杂。3种野生牡丹的原生地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2)引种的黄牡丹、紫牡丹、大花黄牡丹均不需要特殊的保护都能够露地越冬和越夏,生长强健、开花结实,基本无死亡,成活率达100%。通过对所引种类生物学特性等3年的观察,引种的三种野生牡丹各自特征与原产地大致相同,相当稳定。引种成功地保护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在引种地表现出原生地没有的一些性状,如紫牡丹生长强健,一年内能多次开花,表现为极易成花的特性;大花黄牡丹种子实生苗生长势强,在播种5年后就有部分植株开花,明显早于原生地。这些优良性状的表现与豫西山区引种圃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紧密相关的,豫西山区非常适合三种牡丹的引种繁育。(3)紫牡丹和大花黄牡丹种子均具有严格的上胚轴休眠习性,采用赤霉素浸泡和低温处理均可有效的打破牡丹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紫牡丹种子用500mg/L赤霉素浸泡48小时处理后并进行草炭层积处理处理其种子进行催根处理并于种子生根长于3厘米后用200mg/L赤霉素浸泡2小时后室温沙藏进行催芽处理效果最好。大花黄牡丹种子用500mg/L赤霉素浸泡48小时处理过并进行湿沙层积处理处理大花黄牡丹种子进行催根处理并于种子生根长于3厘米后用4度冷藏15天后,再进行100mg/L赤霉素浸泡2小时,然后移至室温继续沙藏进行催芽处理效果最好,均比自然条件下显著的缩短了出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