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背景:髋关节置换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了成人进行髋关节重塑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相比上肢骨科手术术式,由于髋关节手术过程中需要肢体制动时间较长、手术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关节屈曲以及手术前、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等因素,均导致了静脉血流速度减慢[1],而静脉内膜的损伤又是由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和手术过程中牵拉组织造成的,这些都是致使髋关节置换相比其他部位手术术后DVT高发生率的重要原因[2]。因此,在预防DVT的治疗中我们急需要寻找种有效、安全的药物,来降低DVT的危害。目前,低分子肝素类药物在髋部手术后预防DVT、方面广泛应用,疗效已得到临床医生认可,在国内推广使用。但由于低分子肝素采用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使患者对医院的依赖大,用药依从性差,出院后无法继续足疗程用药,使预防DVT、的疗效难以保证[3-4]。利伐沙班是一种由德国拜耳药业生产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它对游离和结合的Xa因子以及凝血酶原活性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可竞争性抑制作用,可以以剂量-依赖方式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板(PT)和凝血酶原时间(APTT)[5]。利伐沙班在术后2周的抗凝用药过程中,血小板可以正常凝聚,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它不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可见其药物的安全性较高。利伐沙班是全球首个口服抗凝制剂,剂量固定,无需监测,与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小,无需凝血功能检测,临床使用相当方便[6]。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于2012年指出,将抗凝疗程延长至35天,可更好的预防术后DVT发生及肺动脉栓塞,降低术后非预期死亡。将利伐沙班抗凝疗程从7-14天延长至35天后,是否可更显著地降低DVT发生率以及其用药安全性仍未得到充分证实。研究目的:比较利伐沙班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疗程延长至5周与使用2周,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初次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44例,两组均在术后6h给药,利伐沙班A组10mg/d,疗程为5周;利伐沙班B组10mg/d,疗程为2周。通过术后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并通过比较用药前后血小板、凝血功能的比较,进行药物安全性分析。结果:1.利伐沙班A组术后复查及随访均未发生DVT并且未发现DVT症状者,利伐沙班B组发生DVT5例(11.36%),两组DVT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比使用利伐沙班不同疗程的组别,在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在预防DVT中具有明确的疗效,且抗凝疗程延长至35天,可更显著的降低DVT发生率,且药物不会影响凝血功能,不增加出血风险,在临床推广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