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延迟性浅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探讨浅低温的脑保护效应。 实验一方法:立体定位仪下采用向尾状核注射Ⅳ型胶原酶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n=16)、低浓度胶原酶组(L-ICH,n=22)、中浓度胶原酶组(M-ICH,n=22)、高浓度胶原酶组(H-ICH,n=22)。假手术组向尾状核注射1ul生理盐水,不同模型组分别向尾状核注入1ul,0.125u/ul、0.25u/ul。0.5u/ul的Ⅳ型胶原酶。模型制作后12h对四组大鼠进行longa评分,大鼠脑组织冠状面切片行组织学观察及血肿体积测定。四组大鼠均在12h,24h,36h,3d时间点记录死亡率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结果:1)12h的longa评分在M-ICH组为2-3分,明显高于Sham组(P<0.01),低于H-ICH组(P<0.05):脑组织切片也显示基底节区明显出血征,表明M-ICH组模型制作成功。2)M-ICH组的脑出血体积明显高于L-ICH组(P<0.05),低于H-ICH组(P<0.05);3)模型组各组在各时间点的NDS评分均高于Sham组(P<0.05),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别(P<0.05),M-ICH组损伤适中,持续约7d。4)Sham组及L-ICH组大鼠无死亡,H-ICH组大鼠在12h的死亡率为36.4%,M-ICH为13.6%。 实验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S),脑出血组(M),延迟12h浅低温组(HT12)和延迟24h浅低温组(HT24)。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4型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模型制备后于12h及24h点将大鼠放入冷室降温,维持肛温在32℃-34℃,均持续12h,各组在模型制作后12h,24h,36h,3d,7d记录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死亡率。大鼠脑组织做HE染色及TUNEL染色,流式细胞技术(FCM)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数目的变化。 结果:浅低温(HT12,HT24)可减少脑出血后大鼠各时间点的TUNEL染色的阳性细胞数(P<0.05);与模型组相比,3d时浅低温组(HT12,HT24)神经细胞凋亡率及大鼠7d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延迟24h的浅低温可降低大鼠7d的NDS评分(P<0.05),而12h的延迟治疗无此作用(P>0.05)。 结论:延迟的浅低温治疗可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降低死亡率,具有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