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已成为首要致死病因。根据2017年Ness-China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卒中发病率345.1/10万人年,死亡率159.2/10万人年,患病率1596.0/10万人年,每年新发病例大约240万,每年死亡病例大约110万,存活者大约110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因其易致残、致死的特性,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此疾病应需尽早治疗,把握其黄金治疗时间。静脉溶栓治疗是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最具针对性、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国外几项大型临床试验的证实。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症状并未改善,甚至出现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无法从中获益,反而出现症状进展加重,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溶栓前资料,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预测因素,为预防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提供参考,降低END的发生率,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方法:本课题前瞻性的连续纳入了自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9月31日在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收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根据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成两组:恶化组(END组)和非恶化组(nEND组),本研究定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24h内NIHSS评分较溶栓前增加≥4分或死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分析预测因素。
结果:本课题最终纳入了205例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有21例(10.2%)出现了EN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年龄、急诊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房颤病史、吞咽障碍的水平均显著高于n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血糖(增加1mmol/L:OR=1.119,95%CI=1.023~1.224)、溶栓前NIHSS评分(增加1分:OR=1.107,95%CI=1.008~1.216)、吞咽障碍(OR=4.076,95%CI=1.368~12.141)与溶栓后END显著相关(P<0.05),是其独立的预测因素。
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急诊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及吞咽障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预测因素。临床医生在溶栓前需要做好评估,早期识别这些预测因素,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溶栓前沟通,并启动相应的干预措施,溶栓后需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和详细的、连续的神经功能评价,以降低END发生的概率,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
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溶栓前资料,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预测因素,为预防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提供参考,降低END的发生率,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方法:本课题前瞻性的连续纳入了自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9月31日在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收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根据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成两组:恶化组(END组)和非恶化组(nEND组),本研究定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24h内NIHSS评分较溶栓前增加≥4分或死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分析预测因素。
结果:本课题最终纳入了205例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有21例(10.2%)出现了EN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年龄、急诊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房颤病史、吞咽障碍的水平均显著高于n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血糖(增加1mmol/L:OR=1.119,95%CI=1.023~1.224)、溶栓前NIHSS评分(增加1分:OR=1.107,95%CI=1.008~1.216)、吞咽障碍(OR=4.076,95%CI=1.368~12.141)与溶栓后END显著相关(P<0.05),是其独立的预测因素。
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急诊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及吞咽障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预测因素。临床医生在溶栓前需要做好评估,早期识别这些预测因素,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溶栓前沟通,并启动相应的干预措施,溶栓后需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和详细的、连续的神经功能评价,以降低END发生的概率,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