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已成为首要致死病因。根据2017年Ness-China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卒中发病率345.1/10万人年,死亡率159.2/10万人年,患病率1596.0/10万人年,每年新发病例大约240万,每年死亡病例大约110万,存活者大约110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因其易致残、致死的特性,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此疾病应需尽早治疗,把握其黄金治疗时间。静脉溶栓治疗是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最具针对性、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国外几项大型临床试验的证实。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症状并未改善,甚至出现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无法从中获益,反而出现症状进展加重,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溶栓前资料,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预测因素,为预防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提供参考,降低END的发生率,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方法:本课题前瞻性的连续纳入了自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9月31日在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收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根据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成两组:恶化组(END组)和非恶化组(nEND组),本研究定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24h内NIHSS评分较溶栓前增加≥4分或死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分析预测因素。
  结果:本课题最终纳入了205例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有21例(10.2%)出现了EN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年龄、急诊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房颤病史、吞咽障碍的水平均显著高于n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血糖(增加1mmol/L:OR=1.119,95%CI=1.023~1.224)、溶栓前NIHSS评分(增加1分:OR=1.107,95%CI=1.008~1.216)、吞咽障碍(OR=4.076,95%CI=1.368~12.141)与溶栓后END显著相关(P<0.05),是其独立的预测因素。
  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急诊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及吞咽障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预测因素。临床医生在溶栓前需要做好评估,早期识别这些预测因素,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溶栓前沟通,并启动相应的干预措施,溶栓后需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和详细的、连续的神经功能评价,以降低END发生的概率,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抑郁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炎症假说受到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补体机制作为固有免疫的关键因素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有研究证实某些补体因子可能是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在种类繁多的补体因子中,Clq是补体活化经典途径Cl络合物的第一个子成分。另外,甲状腺激素可在免疫及炎症等领域与补体系统相互影响。但目前相关研究很少且尚无定论。  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血清C1q及游离三碘甲腺
学位
学位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住院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检查结果、并发症、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进行整理、分析,以进一步认识本病,并为其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本院近10年诊断为TEN的住院患者,共计24例。整理临床资料,计算SCORTE评分和预期死亡数,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报纸
学位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中老年人首次发病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其神经心理学特征。  方法:  1、收集并登记年龄为45-80岁、首次发病、住院诊断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组的
学位
学位
研究背景: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复杂,且因好发于面部、影响容貌,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化学换肤术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因快速、有效、无系统不良反应,可用于各种类型痤疮的治疗。常用的化学剥脱剂包括果酸、水杨酸、三氯醋酸等。果酸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水果中,常见的有甘醇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水杨酸最早是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来的,又叫柳酸,但因其不溶于水
学位
目的:人类皮肤老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过程,导致多种功能和美学改变。暴露在紫外线下的皮肤过早老化,称为光老化。与光老化相关的临床症状包括皱纹、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毛孔粗大、色素沉着、皮肤纹理粗糙等。目前临床上有各种治疗皮肤光老化的方法,但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效果欠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恢复时间长等问题。微针射频技术通过点阵式排列的微针将射频能量直接作用于真皮层诱导新的胶原合成,表皮损伤小、不良反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