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分子RNA-96(microRNA-96, miR-96)在子宫颈癌(Uterine cervical cancer, U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96表达的影响,及miR-96的表达变化情况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敏感性、临床常见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其在化疗疗效及敏感性方面的预测价值;探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应用于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和前景。方法:采用茎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stem-loop 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qPCR)测定52例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28例宫颈正常患者的宫颈组织中miR-96的表达;同法,检测28例(Ⅰb2期-Ⅱ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统计分析miR-96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miR-96的表达变化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敏感性、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对宫颈癌组织中miR-96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52例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6的相对表达量为45.59(15.19,139.61)显著高于28例正常宫颈组织0.94(0.78,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MiR-96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细胞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其在中、低分化癌中的相对表达量61.61(17.74,183.42)显著高于高分化癌16.78(6.13,66.6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05);在腺癌中相对表达量为155.67(57.77,270.61),明显高于鳞癌27.28(13.35,91.00),(p=0.004);临床Ⅰ期、Ⅱ期、Ⅲ~Ⅳ期子宫颈癌患者组织中miR-9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41(7.52,26.26)、85.15(68.32,194.76)462.08(422.57,1028.65),Ⅲ~Ⅳ期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00、p=0.001),Ⅱ期显著高于Ⅰ期,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00);淋巴结有转移组的相对表达量为163.46(28.95,205.6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4.16(6.99,22.61),(p=0.000);浸润深度:≥1/2间质的相对表达量为24.72(14.44,141.79),显著高于<1/2间质者13.79(5.14,25.649),(p=0.025);而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p=0.385)。3.2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miR-96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新辅助化疗前宫颈癌肿瘤组织中miR-96的相对表达量是化疗后肿瘤组织中的3.40(2.01,6.8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00)。4.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miR-96表达变化的相对定量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密切:细胞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者2.51(1.21,33.26)低于高分化者8.22(5.21,15.39)(p=0.000);间质浸润深度<1/2间质者5.66(4.06,14.09)明显高于浸润深度≥1/2间质者1.91(0.90,2.96)(p=0.000);有淋巴结转移者1.79(0.86,2.64)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者5.43(4.04,12.84)(p=0.000);而年龄≤45岁、>45岁,临床分期为Ⅰb2期、Ⅱa期患者,化疗前后miR-96表达变化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新辅助化疗有效组(CR+PR)同无效组(SD+PD)相比较:有效组化疗后肿瘤组织中的miR-9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00),无效组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前有效组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01),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组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无效组(p=0.001)。6.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组织中miR-96的相对表达量与三维超声参数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化疗后残余肿瘤体积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与化疗前肿瘤体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7.宫颈癌患者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型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湿热瘀毒型,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肝郁气滞型与湿热瘀毒型患者肿瘤织中miR-96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MiR-96在宫颈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密切,提示其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致癌基因的作用,并且与宫颈癌的演进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2.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miR-96在子宫颈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化疗前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因此测定化疗前宫颈癌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敏感性预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3.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6的表达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证型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湿热瘀毒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