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在未成年患者中,游离腓骨瓣(Free Fibula Flap,FFF)目前已成为长骨重建的主要手段,但其供区并发症发病率高于成年患者。近年来,FFF在未成年患者中的发病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未成年患者的FFF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在Pub Med、Ovi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未成年患者中,游离腓骨瓣(Free Fibula Flap,FFF)目前已成为长骨重建的主要手段,但其供区并发症发病率高于成年患者。近年来,FFF在未成年患者中的发病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未成年患者的FFF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在Pub Med、Ovi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VIP)数据库中系统检索未成年患者游离腓骨瓣供区发病率相关词汇。两名研究者筛选了文章标题和摘要以寻找相关性,并提取了最后纳入文献的供区并发症发病率数据。研究者评估和收集了每篇文章的供区并发症信息,包括踝关节不稳、爪状趾、神经损伤、伤口裂开、伤口感染、膝关节外翻和疼痛。meta分析纳入15项研究,以评估所有并发症的发病率。踝关节不稳病例被分为0-13岁组和13-17岁组。随机效应模型被用于计算各组踝关节不稳的发病率。卡方检验被用于比较0-13岁组和13-17岁组的踝关节不稳发病率是否有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被用于分析年龄与踝关节不稳、年龄与爪状趾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系统评价共纳入了2007-2021年发表的16篇英文文章(4篇来自检索结果的参考文献),共收集294例进行FFF手术的未成年患者的并发症信息。所有并发症的平均发病率为19.3%(95%CI,12.6~26.9%)。踝关节不稳的平均发病率为12.9%(95%CI,6.3~20.8%)。爪状趾的平均发病率为5.9%(95%CI,2.3~10.6%)。神经损伤的平均发病率为5.1%(95%CI,0.1~1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踝关节不稳发病率显著相关(P=0.003,OR=0.822,95%CI OR=0.723~0.934),与爪状趾发病率无显著相关(P=0.076)。卡方检验显示0-13岁年龄组与14-17岁年龄组患者踝关节不稳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13岁年龄组患者更易出现踝关节不稳。结论:该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提供了未成年人FFF供区并发症发病率,发现踝关节不稳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0-13岁患者较14-17岁患者更易出现踝关节不稳,但关于未成年患者FFF手术的临床证据仍然有限。需要更多关于未成年患者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模型,在口腔疾病治疗前自动检测磁共振影像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以降低不恰当的口腔治疗操作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研究方法:以507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MRI资料为输入,构建3套深度学习模型自动检测关节盘前移位。深度学习模型是使用基于Res Net架构和“Imagenet”数据库的卷积神经网络开发的。五倍交叉验证、过采样和数据增强技术被应用来降低模型过度拟合的风险。比较三
目的:颌骨囊肿及成釉细胞瘤的术前鉴别对于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希望开发并验证一个基于CB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下颌骨囊肿及成釉细胞瘤进行鉴别。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颌骨囊肿(200例,其中颌骨非角化囊肿100例,角化囊肿100例)及成釉细胞瘤(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BCT图像。将下颌骨囊肿及成釉细胞瘤患者分为三组进行两两鉴别,(组1:颌骨非角化囊肿+角化囊肿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回顾相关文献,比较缺损修复重建中单穿支皮瓣与多穿支皮瓣的皮瓣坏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为游离组织修复重建的皮瓣制取过程提供更优选择。方法:我们通过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截止于2021年6月30日之前的文献,筛选出包含有单穿支皮瓣与多穿支的穿支皮瓣皮瓣局部坏
目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以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菌血症,研究表明P.gingivalis菌体成分、毒力因子等在大脑海马组织中被检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成年海马神经发生(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AHN)密切相关,而AHN过程经历从糖酵解到有氧磷酸化的转变。
目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炎的重要致病菌,能够通过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诱发炎症反应,破坏牙周骨组织的平衡。为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感染后牙周炎症环境对成骨分化的影响,本实验以P.gingivalis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并提取巨噬细胞外泌体,使其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观察P.gingivalis感染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对hBMSCs的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为分
目的:应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退行性颞下颌关节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以此建立退行性颞下颌关节病的预测模型,为预防和治疗退行性颞下颌关节病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纳入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33名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MRI资料和CBCT资料。通过CBCT对颞下颌关节结构的骨质影像进行判读,将333名患者的666侧关
目的:对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几丁糖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髁突骨质恢复的效果,为髁突吸收患者提供确切可靠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7人,术前拍摄CBCT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伴髁突吸收,将患病关节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组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组,术后3个月复查CBCT,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髁突内外径、前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辽宁省5年内(2016-2020年)就诊于9个中心的原发口腔颌面-头颈癌症患者(包括口腔癌、口咽癌及唾液腺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了解口腔颌面部癌症患者的发病特征,并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2020年就诊于辽宁省9家代表性口腔颌面部肿瘤诊疗中心的原发口腔颌面-头颈癌症患者的信息,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年龄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额窦和上颌窦大小的变化,探讨其额窦和上颌窦大小与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的差异,评估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头影测量指标与额窦和上颌窦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9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50例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均进行单颌手术,术式为双侧下颌升支矢状
目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治疗骨性III类错牙合的常见方法,正颌手术会改变咽气道形态(Pharyngeal airway space,PAS)。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螺旋CT对上气道数据的采集,利用Mimics 15.0重建上气道形态,比较双颌手术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比较颌骨不同运动方向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并量化上颌骨或下颌骨3个空间平面上的手术移动量与气道形态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