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皮瓣移植是修复组织缺损最常用的方式,皮瓣修复后最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感觉缺失,而在某些部位,如足跟、乳房、口腔、会阴部等的感觉缺失,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困扰,因此研究如何促进皮瓣的神经再支配是一个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的课题。研究如何促进皮瓣神经再生的第一步便是观察没有干预状态下皮瓣的自发神经再生及感觉恢复情况。本课题以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大体解剖、Sihler’s染色及HE染色对大鼠背部的神经来源、分布情况及皮肤结构进行探查。之后建造大鼠背部去神经皮瓣模型,观察皮瓣内泛轴突标志物NF-200、髓鞘标志物P75、交感神经标志物TH及感觉神经标志物CGRP的表达情况,探讨去神经皮瓣内的神经再生情况。同时,利用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钳夹术与温控热传导装置对术后皮瓣的痛觉及温度觉进行检测,探讨去神经皮瓣的感觉恢复过程。方法1.利用显微器械及体式显微镜解剖追踪背部皮肤的神经来源,再利用Sihler’s神经染色技术对背部神经分布及走形的细节进行观察,后取皮肤全层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大鼠背部皮肤结构层次。在解剖及观察后,取SD大鼠35只,在大鼠背部一侧切取去神经皮瓣模型,术后将大鼠等分为0d、5d、7d、14d、30d、60d及90d 7个时间点,在相应时间点对皮瓣的近端及远端部位进行取材,对皮肤内NF-200、P75、TH及CGRP表达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阳性表达量与强度均以主观半定量方式进行评估,再运用Kruskal Wallis检验对不同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p小于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同时也将部分组织处理后利用透射电镜对皮瓣内轴突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2.取SD大鼠10只,构建背部去神经皮瓣模型后,在术后14d,30d,40d,50d,60d、70d及90d 7个时间点用镊子轻夹或用温控热传导装置的导热棒在60℃情况下刺激背部正常侧及术侧皮肤,观察皮肤是否有皱缩反应,以此为指征判断皮瓣的感觉是否有所恢复。结果1.大鼠背部皮肤共有两种来源的神经支配,一种是肋间神经发出的横向走形的皮支,共12对;另一种是由臂丛发出的神经,在腋窝处进入背部皮肤,向尾端纵向走形,我们称之为纵向神经。背部皮肤分层分别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肉膜及肉膜下筋膜。2.免疫荧光标记NF-200、P75、TH与CGRP结果显示:NF-200在术后0d阳性表达量较多,荧光强度较强,在术后5d、7d、14d阳性表达逐渐消失,在术后30d、60d、90d其阳性表达量逐渐增多,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各组间阳性表达量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3.147,P<0.01),各组间荧光强度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0.143,P<0.01);P75在术后0d阳性表达量较少,荧光强度微弱,在术后5d、7d、14d、30d其阳性表达量较多,荧光强度较强,术后60d、90d阳性表达量较少,荧光强度,变化趋势与NF-200相反,各组间阳性表达量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2.588,P<0.01),各组间荧光强度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2.252,P<0.01);TH与CGRP的变化趋势与NF-200相似,但术后阳性表达重新出现时间提前2周,TH各组间阳性表达量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3.156,P<0.01),各组间荧光强度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3.272,P<0.01);CGRP各组间阳性表达量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3.081,P<0.01),各组间荧光强度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3.130,P<0.01)。3.电镜结果显示:生理状态下,神经髓鞘结构呈同心圆排列,术后5d可见到明显的wallarian变性;术后14d组织中,可见到新出现的髓鞘较薄的轴突;30d的组织中观察到了一条单根的无髓纤维;皮瓣术后60d,神经髓鞘结构恢复规整。4.30d时部分大鼠背部术侧皮肤部分区域已有皱缩反应,随着时间推移有皱缩反应的部位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增强;大鼠温度觉首次出现的时间比痛觉要晚20d,但是后期恢复速度较快。结论大鼠背部皮肤由肋间神经皮支及纵向神经支配。背部皮肤分层分别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肉膜及肉膜下筋膜。皮瓣术后,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轴突能够自发的长入皮瓣,并且恢复部分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