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折常发生于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征是骨强度下降,进而导致椎体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脆性骨折。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组织形态学参数是反映骨组织微结构特征的常用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可以间接反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成能力和骨吸收能力,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在不同骨密度下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形态特征以及骨转换标志物血清浓度水平的差异性。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和骨转换标志物的血清浓度比较不同骨密度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在愈合过程中的差异性。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于脊柱外科的209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骨密度T值大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T值<-2.5)和B组(T值>-2.5)。其中103例患者骨密度小于-2.5,106例患者骨密度大于-2.5。全部患者均接受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经椎弓根通道取活检的方法获取椎体骨折区域的骨组织活检标本。所有组织样本经HE染色制成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记录图像,并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测定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对骨组织形态进行量化分析。骨组织形态学测量参数包括:骨小梁含量与组织总量百分比(cancellous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纤维组织含量与组织总量百分比(fibrous tissue volume/tissue volume%,FV/TV%)、软骨内化骨含量与组织总量百分比(endochondral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EBV/TV%)、坏死骨组织含量与组织总量百分比(necrotic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NBV/TV%)、编织骨含量与组织总量百分比(woven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WBV/TV%)、板层骨含量与组织总量百分比(lamellar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LBV/TV%)。在椎体成形手术术前留取空腹血样以测定骨转换标志物的血清浓度。骨转换标志物测量指标包括: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PINP)和 β-异构化 Ⅰ 型胶原碳基端肽(β-isomerized C-terminal telopeptide,β-CTX)。根据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组织出现的时间我们将临床愈合过程进一步划分为六期:Ⅰ期(1-3天)、Ⅱ期(4-10天)、Ⅲ期(11-20天)、Ⅳ期(21-30天)、Ⅴ期(1-3月)、和Ⅵ期(3-6月)。相同骨折时期内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A组与B组在性别和年龄分布上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在骨折后最初的3天内,A组可观测到大量的坏死骨组织(5.13±2.61%),且含量显著高于B组(3.52±1.88%,P=0.023)。在骨折后的4-10天,B组中反映骨吸收能力的β-CTX的血清浓度达到骨折后第一个峰值(0.71±0.23 ng/ml)。A组β-CTX的血清浓度水平较前一个阶段显著升高(0.68±0.25 ng/ml),但尚未在此时期出现峰值。骨折后11-20天软骨内化骨逐渐形成,A组的软骨内化骨含量(10.71±3.97%)显著低于B组(15.22±4.19%,P=0.001)。与此同时,反映骨形成能力的PINP在A 组中的浓度水平(56.81±23.67 ng/ml)显著低于 B 组(66.35±26.08 ng/ml,P=0.016)。在骨折后的21-30天,两组的软骨内化骨逐渐矿化为编织骨。A组中的编织骨含量(17.63±1.67%)显著低于B组(20.39±1.97%,P=0.009)。在骨折后的1-3月,B组中的PINP浓度较上个阶段显著升高,并且在此时期达到骨折后唯一的一个峰值(81.51±26.76 ng/mL,P=0.039)。在骨折后的3-6月,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协同作用,接近正常骨骼结构的板层骨逐渐出现,并且A组中板层骨的含量(14.96±5.07%)显著低于B组(19.96±2.87%,P=0.019)。与此同时,A组出现大量的坏死骨(12.92±3.66%),且含量显著高于B组(5.78± 3.1%,P=0.001)。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不同骨密度的愈合过程中存在显著地差异性。骨密度小于-2.5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常合并新发骨折的组织形态特征。同时此类患者愈合过程中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骨转换标志物血清浓度水平在同期低于骨密度大于-2.5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