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特别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将儒学和皇权相结合,使得儒学进一步得到了统治集团的支持。但至汉章帝时期,儒家五经出现了“章句繁多”的问题。为实现“议欲减省”、“共正经义”、“永为后世则”的目的,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会议的成果即为《白虎通义》。《白虎通义》被奉为当时的国宪。在此书中,“神学政治观”贯穿始终,运用神学、经学化的思维,解释万物,实现了对于“天子”、“三纲”、“教化”的神化。《白虎通义》的神学政治观主要就是把天子和伦理神化,让皇权成为不可置疑的统治力量,让人们在伦理上自然的认可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把“三纲”神化,使民众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自然之事,无需置疑。这为自汉以后,直至清朝方才终结的中国社会的纲常名教奠定了基础。在《白虎通义》中,汉儒设计了一个等级森严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秩序,天、君、臣、民构成了这一序列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处在这一序列中的各个等级只能行使与其等级相应的义务和权利。书中开篇就以“爵”为天子“正名”,论证了君主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君之理”就是臣这个职位的纲纪。对于天子的神化,除了体现在思想上的“正名”外,《白虎通义》还通过《礼乐》、《三军》、《京师》、《宗族》等篇,在政治制度上进行“正分”,以此来维护“君纲”,最终实现天子的“神化”。《白虎通义》还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社会伦理进行神化。“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通过伦理的“神化”来实现的,其具体的手段就是对社会民众进行“教化”,教化围绕“三纲五常”来进行,不断巩固和确立父子作为血缘关系的核心,以及夫妇作为男女关系的核心。《白虎通义》中“礼乐教化”的具体方式包括:政教合一、社会教化、学校教育。三者构成的相互交织的网络结构是东汉王朝末年长久“倾而不倒”的重要依托。《白虎通义》的神学政治观,对当时的社会和后世的思想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就社会而言,其所倡导的伦理价值观念,一方面有利于人际之间的和谐,并进一步实现了统治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道德的虚伪。就思想而言,神学政治观为“名教”产生奠定了基础。《白虎通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名教的概念,但其内容处处维护“三纲五常”,并以此为准则进行“名分教化”,为统治者提供了稳定社会秩序的方法,以顺应中央集权政治统治的需要,是名教的先声,在之后的王朝政治中,成为封建王朝治国的基本模式,对维护王朝稳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白虎通义》对“天子”、“三纲”进行了神化,其作为一种典型的神学的政治观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值得认真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