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一种补充,双边贸易协定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区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南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引人瞩目,这种合作模式通过地区内垂直分工,利用其成员在经济、贸易方面存在的互补性,实现了规模经济,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也可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中国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多边贸易框架来解决贸易壁垒和实现自由贸易问题。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出口,绕开贸易壁垒的一条主要途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建立自贸区的突破口,而各项农业协议的达成是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的关键部分。本文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背景下,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现状及贸易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引言部分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以及研究背景作详细介绍,并对研究的目标、范围和内容以及整个研究框架作大致描述。理论综述主要对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作简单回顾,提出本研究的切入点。本文主体部分以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为基础,采用实证的方法,确定两国的贸易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确定两国的贸易模式。同时利用产品及市场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相对贸易优势系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总体的贸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双边互补和互竞农产品种类。本文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基本满足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需求,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对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农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受到一定冲击。两国出口的贸易结构有很大互补性,贸易关系是互补的。本文认为由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关系,相互的关税减让将会使贸易创造效应将趋向于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合作可以促进双边按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安排生产,从而深化产业分工和协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此外,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合作可以产生市场和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