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朊病毒病,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它是一种罕见的、能够引起人类及多种动物脑组织海绵状病理改变的退行性疾病,潜伏期长,致死率为100%,可在同种动物之间进行传播。朊病毒病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脑组织中出现海绵状空泡样变性、淀粉样斑块沉积、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增生。其致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机体正常的富含α螺旋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朊病毒持续感染机制的研究(编号:8163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线粒体损伤致朊病毒病分子机制的研究”(编号:815720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朊病毒病,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它是一种罕见的、能够引起人类及多种动物脑组织海绵状病理改变的退行性疾病,潜伏期长,致死率为100%,可在同种动物之间进行传播。朊病毒病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脑组织中出现海绵状空泡样变性、淀粉样斑块沉积、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增生。其致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机体正常的富含α螺旋的朊蛋白PrPC发生错误折叠形成了富含β折叠的PrPSc。自1730年首次报道羊瘙痒病以来,人及20多种动物均可患朊病毒病,其中人朊病毒病包括克-雅病、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库鲁病、吉斯特曼-施特劳斯综合征,动物朊病毒病最常见的为羊瘙痒病、牛的海绵状脑病。克-雅病依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散发型、家族型、医源型与变异型。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我国E200K突变遗传型朊病毒病患者的特征分析,主要针对我国30例E200K突变遗传型朊病毒病患者的遗传、家族、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Pinkl-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朊病毒感染过程中的研究,我们以感染朊病毒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脑组织样本为研究对象,在体外、体内两个层面证明,朊病毒感染可活化线粒体自噬系统。第一部分:我国E200K突变遗传型朊病毒病患者的特征分析E200K突变的遗传型克-雅病(gCJD)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突变类型之一。在本研究中,系统分析了我国30例E200K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和遗传特征。这些患者来自12个不同的省份,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发病年龄范围为42-7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为了探究CYP4X1基因rs9793471多态性是否与遗传型克-雅病E200K的发病年龄有关,我们通过目的基因获得及序列测定发现,仅有1例患者CYP4X1基因rs9793471基因型为GA,其余为AA。本研究收集的病例患者男女比为11:19,病程为从2个月到26个月不等,平均为9个月。脑脊液(CSF)14-3-3阳性率为74%(20/27),且在40-49岁及60-69岁人群中比率较高。头颅核磁共振(MRI)异常的比率为86.7%(26/30),其中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病例中MRI异常率高达94%(17/18)。脑电图周期性三相波的比率为50%(13/26)。129位均为MM,219位为EE。我们对来自其中三个有家族史的21名家属进行了PRNP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6名为E200K携带者。以上研究表明,E200K在中国的遗传型克-雅病病例中具有相对较高的频率,并且其与散发型克-雅病有着相近的临床表现。本研究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E200K遗传型克-雅病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对朊病毒病的全面、深入理解。第二部分: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朊病毒感染过程中的研究线粒体自噬是清除细胞内受损线粒体的重要过程,线粒体的功能障碍与越来越多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直接相关。然而,朊病毒病中线粒体自噬仍然需要深入探索。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在朊病毒感染的细胞系SMB-S15中有更多的自噬体、肿胀且嵴断裂的线粒体以及自噬体包裹的受损线粒体结构,同时发现了激活的自噬流的分子证据即p62表达量降低、LC3β Ⅱ表达量升高。Western blots结果显示,线粒体膜蛋白TIMM44、TOMM20和TIMM23水平降低,且LC3β与线粒体存在共定位,这说明朊病毒感染的SMB-S15细胞中线粒体自噬被激活。另外,Pinkl和Parkin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在线粒体组分;在SMB-S15细胞中,多聚泛素化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而磷酸化的多聚泛素化蛋白表达量升高,这表明Pink1被激活;SMB-S15细胞中MFN2表达水平下降,而其泛素化形式表达上调,这表明Parkin被激活。以上结果说明,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朊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SiRNA干扰实验分别敲降SMB-S15细胞中Pink1和Parkin的表达,可降低自噬活性,但似乎不影响TOMM20和TIMM23的表达。此外,我们还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发现,感染羊瘙痒因子小鼠适应株139A和ME7的小鼠脑组织中Pink1和Parkin水平在疾病终末期显著升高。免疫荧光分析显示感染羊瘙痒因子的小鼠脑组织中,Pink1信号与GFAP、Iba1和NeuN阳性细胞存在共定位。IHC检测了感染了 139A和ME7的脑组织的连续切片,发现更多的Pink1和Parkin阳性细胞位于PrPSc沉积较多的区域。这些结果表明,在朊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朊病毒感染的实验小鼠模型中,通过增强的Pink1-Parkin通路激活了线粒体自噬,这也可能是导致神经元细胞坏死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流感病毒造成季节性流行或大流行,给人类的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了威胁。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 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作为一种干扰素刺激因子,是一种重要的抗病毒因子,通过阻止病毒包膜与后期溶酶体或内体膜融合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也有研究发现流感病毒感染后,IFITM3在小鼠肺部CD8+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生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因hRSV感染产生的经济负担超过800亿美元。自上世纪50年代hRSV被发现以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hRSV疫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至今仍然没有被批准上市的hRSV疫苗。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相比,hRSV自然感染不能产生持久免疫力,容易反复感染
霍乱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水生弧菌。主要通过水和食物进行传播。感染人体后霍乱弧菌能够定殖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产毒型霍乱弧菌通过产生霍乱毒素导致人体产生严重腹泻、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酸中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中国多次出现了由于聚餐食用甲鱼而导致的霍乱疫情(主要是由O139血清群霍乱引起),在公共卫生学领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目前为止,对这一公共卫生学事件的研究还仅限于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分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通常呈无症状携带状态,健康人群携带率为10%~20%,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和菌血症。流脑在中国为法定报告传染病,是Ⅰ类疫苗覆盖的疾病,病死率高达10%~15%。荚膜多糖(Capsule Polysaccharide,CPS)是Nm重要的毒力因子、疫苗的主要成分,根据CPS结构可将Nm分为12个血清群。种群变异
李斯特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短杆菌,目前已报道的有17个种,其中仅单增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有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作为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主要病原菌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该菌来源广泛,可存在于各种环境和食品中,表明该菌能够适应多种生态微环境。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后,免疫力正常人群仅出现轻微胃肠炎,多为自限性;免疫力低下人群则表现为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以及孕妇流产。李斯特菌病发病率不高,
背景: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导致全球病毒性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暴发的主要病原体。根据VP1序列的差异性,NoV可以分为7个基因簇(GⅠ-GⅦ)和30多个基因型。过去二十年GⅡ.4是全球NoV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每隔2-5年就会出现新的GⅡ.4变异株。然而,非GⅡ.4也可成为NoV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例如2014-2015年GⅡ.17,成为亚
重组酶介导扩增(RA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因其具有快速、灵敏、特异、高效、仪器设备要求低、测试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偏远地区和现场的快速筛查。RAA技术从发明至今,已经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主要检测病原体的特异性序列,但是缺乏内部扩增质控。探针介导的重组酶扩增(PDRA)是基于RAA技术的改良,利用单探针和单引物进行SNP位点识别,利用该方法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需要,女性普遍工作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00年我国25-54岁女性就业率已达到81.6%。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也日趋严峻,2017年我国0-5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0.4%。既往国外研究(美国、澳大利亚)显示,母亲工作时长或者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均可能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但这种影响可能对具有不同养育文化及传统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但来自不同经济水平家庭
喜马拉雅旱獭和藏羚羊是栖息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的野生动物。青藏高原海拔约3250m-5000m,多为高山和荒漠草原地,氧气的分压较低,紫外线强,所以人和普通的动物会因为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高原反应而难以在该地区生存。本课题采用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开展了两种野生动物所携带的RNA病毒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从喜马拉雅旱獭体内发现了一种新亚型的蜱传脑炎病毒,我们将其命名为喜马拉雅型。我们从200份的旱獭气管中
HCC肿瘤细胞基因组中,1号染色体长臂21-44区(Iq21-q44)的拷贝数扩增是频率最高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区段(可达51.7%),如此高的扩增变异频率提示该DNA区段可能包含多个在HC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癌基因或者肿瘤驱动基因。但是,1号染色体长臂44号区段(1q44)尚未鉴定出功能明确的癌基因或者肿瘤驱动基因。通过整合分析公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