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呈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A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现状,明确成效,查找问题,探求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现阶段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的合理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医学院校优化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可行的借鉴和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医学教育政策,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导师、研究生院负责培养工作的老师、理论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等进行访谈了解A校“医教协同”专业学位培养概况,收集生源信息,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A校实施“医教协同”培养改革前的2014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91人和改革后2015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79人及两年均有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50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交流、理论教学、科研参与、临床实践、执业医师资格考核等专业学位培养情况与师生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持有的态度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结果:“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得到大多数师生的赞成,认为该模式能更好地提高临床能力,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医生,但仍需要不断完善。该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较好,学生临床能力较扎实,但“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施不久,师生对当前下的师生交流、理论教学、科研情况、临床实践及学生时间精力配比的满意度均低于传统培养模式,多数硕士生导师更倾向于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许多师生提出临床轮转安排不合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时间太少的问题。结论:“医教协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具有培养目标明确、节约时间、整合资源、保障生源和强化临床能力等优点,得到多数师生的认可,但也呈现出招生专业分布不均、理论教学效果欠佳、临床实践安排不够合理,实践质量不高,科研转变还不适应、师生交流不够深入、实践精力难以平衡等问题。建议:医学高等院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面协作配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理论教学成效、推动临床科研转变、合理安排临床实践,促进师生互动,创新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公路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至关重要,为了降低公路工程资金流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引起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渗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可
采用ASL Eye Tracker 6000型眼动记录仪对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图示视觉搜索注视点眼动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在起跳期段高水平运动员对躯干区注视点明显多于
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的重要范畴。本文剖析了内化、外化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指出教育者要力图实现受教育者内化与外化的有机
程阳八寨被称为“百节之乡”,这里的侗族人至今保留着绵延千年的风俗:他们用“行歌坐妹”来谈情说爱,会在春节时用“偷亲”的方式将新娘子娶回家;寨下的风雨桥,桥身在建造中没有用到一颗铆钉,而是全部以木榫衔接而成,传说,它是八个古寨的灵魂……  程阳八寨的诞生,始于唐朝末年的战乱,当侗族的祖先越人战败后,他们中的“阳”姓一支向北迁徙来到这里,遇见了因为中原战乱而南下迁徙的“程”姓族人,两支队伍在这里定居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