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世界进入全球化3.0时代,高等教育出现全新样态并肩负新的全球使命。国际化正是各国高等教育融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竞争的必然现实和时代要求。面对这一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印度独立以来,经过七十余年持续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选择对其他非西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随着1947年民族独立,印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启新征程。独立以来,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巨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根植于当时的环境中:冷战前后国际政治局势变化赋予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同的政治使命;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经济自由化改革拯救了濒临崩溃的印度经济,随着席卷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印度对外联系逐渐紧密,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加深;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也为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考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开启了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其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以受援施援为特征的战略合作期(1949-1990年),在美苏两个阵营的援助和支持下,印度加快国内高等教育的建设,同时主动提供教育援助积极争取第三世界力量;(2)以适应趋势为选择的变革过渡期(1991-2013年),印度开始主动回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促进知识经济转型,并逐步开放高等教育服务贸易;(3)以大国重塑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期(2014年至今),莫迪执政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印度政府的政策重点之一,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全面提升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来说,印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被动接受或主动开放,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化发展,各阶段体现出印度政府不同的战略目标。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同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层面的动因。基于简·奈特(Jane Knight)构建的动因分析框架,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可以总结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四方面。建立全球领导大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印度推进国际化的政治考虑;知识经济时代到来、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现以及经济自由化改革是促使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动因;文化动因主要基于跨文化交流和推进文化外交的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建设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枢纽是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学术动因。宏观政策支撑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包括不同层次的教育法规、方针、政策和具体计划,基本形成从国际法规、全国性政策法规和地方性具体政策相结合的政策体系。针对当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印度在政策实践过程中重点围绕四个方面采取行动,一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拓展,逐步实现对《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的承诺;二是规范跨境高等教育,在多次讨论之后,持续修订《外国教育机构法案》;三是以大学排名和世界一流大学为着力点,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四是通过强化国家“软实力”的国际化要素加强高等教育的区域辐射力。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遵循了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以学生和教师为代表的人员流动,其中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突出表现,近年来教师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第二,高等教育项目和机构的跨境流动,双联项目、双学位联合学位项目、特许经营项目和远程项目是主要的项目流动形式,海外分校和虚拟大学是印度高等教育机构跨境流动的代表。第三,作为跨境高等教育最新形式的教育枢纽是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印度不仅成为地区内的政治、经济领袖,也成长为地区的高等教育枢纽,莫迪上任之后,打造全球高等教育枢纽成为新时期的目标。第四,以“在地国际化”为核心的课程建构,不仅针对国际学生,也将“国际化”维度融入到本国学生的教学中,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都体现出国际化内容。在当今各国都不断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氛围中,印度的发展之路具有其特殊之处。首先,呈现出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交织的态势,一方面接受全球化规则,另一方面带有民族主义痕迹;其次,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浓郁的政治意味,国际化推行配合国家的对外政策,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北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同时对南亚、海湾地区和非洲大陆进行势力扩张;最后,私营部门是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吸引国际学生以及拓展海外分校等方式促进国际化。然而,印度数十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不足、国际化政策的制定存在问题、国际化过程中西方话语的强势和加剧都是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遇到的挑战。面对当前的挑战和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呈现出新趋势:其一,努力走出“边缘”,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心迈进;其二,教育观念国际化、学术科研国际化、质量保证和认证国际化将是未来发展着眼点;其三,去全球化趋势下单边主义有所抬头,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