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教师专业化至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尤其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完善以及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的职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简单传递知识的“教书匠”,而必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型教师”。为此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教师教育,必须实现其专业化以保障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从我国国情来看,相对稳定的师范大学仍将作为教师教育体系中培养教师的主渠道长期存在,为了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我国传统的师范大学必将走向“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模式。此模式的实施将会迫使教育学院依据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实施改革与转型,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术研究得不到重视的现状。而如何进行科研转型,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研究型教师”,是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大难题,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文以教师教育专业化为理论基础,选取全国20所师范大学为样本学校,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自编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采取目的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自2012年5月至10月对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科研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教育学院的科研环境、师生的科研意识、师生参加科研的状况、师生的科研动机、教师的科研定位、教师的科研形式和方法、师生的科研成果和制约师生科研发展的因素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科研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学院科研环境不佳,学术氛围不浓;2、师生科研认识不足,参与性差;3、师生科研动机带有功利性,缺乏持久的动力;4、教师科研定位不明确,重点不突出;5、教师科研力量分散,缺乏科研团队;6、教师缺乏系统化和综合化的研究方法;7、教师的科研成果水平不高,成果转化率低;8、学生的科研素养低。但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师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在对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科研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术研究模式的特点,并以此为借鉴经验,从营造良好的教育学院科研环境、提高教育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三个层面,提出今后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科研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