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全国的经济命脉,是立国之本。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开始于19世纪末,初期局限于文献的翻译,农业知识的传播,生物资源的专项考察和不对称交流等方面,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则是第一个由政府倡导的官方正式合作计划。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本就落后的经济也遭到了空前的打击,而美国在这个期间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1945年,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能仿照金陵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作物改良计划,借助美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来帮助中国进行战后农业经济恢复和重建。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成立于1946年5月,由中国政府选派的13名农业专家和美国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组成。合作团共分为六组分赴江苏、浙江、河北、东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十五个省份地区,全面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国农业现状,考察结束后,团员返回南京,并完成报告书《改进中国农业之途径——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报告书》的撰写工作,该书分中英两个版本,于1947年5月由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公布。本文根据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的报告书内容以及前人对中美农业技术交流研究成果,从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的产生的背景和《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报告书》的内容以及报告书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报告书进行全方面的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国家,国力急剧膨胀,它的全球战略态势已经发展至欧亚地区。苏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欧亚大陆唯一的军事和政治强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蔓延,实现全球战略,美国希望通过扶植一个亲美的蒋介石政府来实现对东亚的控制,打击共产主义。《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报告书》的编写工作建立在对中国农业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由中美两国专家共同讨论确定。认为中国若能用最新科学方法,如改进作物、土壤、牲畜及农具等,大可增进农业生产。再如租佃、农贷、运销等之改进,更可增加农民之收益,而农村社会之穷困亦得以减除。工业与农业如车轮相依,增加农产品外销可以换取外汇以引进外国先进工业设备,以农业扶持工业,以工业改进农业。照此原则,报告书将重点放在改进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比重最大的桐油、蚕丝、茶叶和羊毛四项事业上,结合美国的需要,分析各事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并提出改进意见。从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入手,改革土地制度、租佃制度、金融政策,健全农业教育和推广体系,提高国际贸易水准,形成一个全面的长期计划。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报告书》中的计划没能在中国大陆地区大范围的实施,这一计划却成为1948年美国经济援华的重要参考资料,为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战后台湾经济的恢复提供了经验借鉴,奠定了台湾工业发展的根基,实现了台湾的经济腾飞。综上所述,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在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目的之上。虽然其报告书没有达到预期的影响,但它开启了中美两国官方农业科技合作的大门,在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上,仍然占据不可磨灭的地位。对我国今后加强中美两国的农业合作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