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的“大散文”创作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文学作品与理论剖析相结合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大散文”的创作现象与发展轨迹进行梳理探究与总结反思。首先,论文简略梳理了散文这一文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嬗变,以1950年——1970年、1970年——1989年这两个时间段为重点描述对象,突出散文文体的阶段性的富有时代色彩的流变,进而从史学动态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大散文”创作进行定位,意在强调“大散文”的出现并没有脱离散文这一文体易受时代浸染的轨迹特征,从而指出其发生发展的背景与特性。其次,从“大散文”对散文文体的继承与变革方面探析了其历史生成的必然性及本体特征:其中,从文化的呼唤和知识分子话语的承续、散文自身的流变两个方面总结了“大散文”的缘起,可以说,“大散文”的出现既遵循了文体自身流变的逻辑合理性,同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反拨与抗争,体现了事物在“否定之否定”原理上的进步与发展;从“大散文”的初始概念分析与学术界对其命名的争论对比中对“大散文”重新做出了时空界定,破除了宽大无边的“大散文”理解,从而以一种严谨有致的基于文本解读之上的概念理解作为本文的研究视角;从气象结构、人文理性与写作手法三个方面总结出了“大散文”的文体特征,以此突出“大散文”对既往散文文体的冲击,探究其突出文化性的同时是如何保持文学性的。再次,深度剖析了“大散文”在文化消费主义的裹挟下模式化创作的现象,“大散文”在形成自身特性的同时又是如何使“文化”成为“文学性”的窠臼的,对以“大散文”为代表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作为这一进程的主要载体,扮演着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角色。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中,跨国公司己经进入了超竞争的时代,由于竞
本文对古代小说戏曲中的赵匡胤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其在不同时代的形象特点,以及其形象流变规律及原因。赵匡胤的生平事迹在史书、杂记中有比较真实地记载。历史上的赵匡胤
一、专业阅读与ESP教学国家教委1985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将大学英语分为专业英语阅读阶段和基础阶段。大纲明确指出了专业英语阅读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
2012年春,军事科学院历史所的领导同志来我家,谈起为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20周年,军科遵照胡锦涛主席的批示,受刘帅家属之托,领受了编纂《刘伯承年谱》的任务。他们说,你是军
本文以吴宽的思想和诗歌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以《家藏集》为研究文本,结合时代风气和社会背景,考查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身为官场文人的吴宽所呈现的特点。文章从吴宽家世及其与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众多学科之中的一个基础学科,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
在“中原突破”的氛围下,河南籍作家周大新平和、中正的写作态度显得弥足珍贵。他将自己定位为“平民作家”,“为家乡人立传”、“为平民立传”是他的创作宗旨。河南民间极度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精神价值以及生命理想的追寻。是一种超越传统教育风格和流派的感性教学现象,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就像王崧舟老师所说的:“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语言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和突破口。麦家是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谍战小说作家,他的长篇谍战小说共五部。虽然数量不是很多,却稳居销售
历来学者的《左传》研究大多从经学、文学角度阐述、论证,对其文史方面的论述相对较少。《史通》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学著作,刘知几《史通》站在史学角度阐述其对历史著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