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了全面、有效的评价太子参种质质量,对柘荣县种植的太子参资源进行调查取样,测定其生物量指标,并对收集的太子参样品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建立了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验证太子参益气健脾、增强免疫力的药效实验。应用SPSS18.0软件对太子参的生物量指标和质量分析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太子参种质质量。1、对柘荣县种植的太子参进行资源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太子参种植方式、施肥施药以及病虫害等情况,采用随机取样法采集大量样本数据,并测定了太子参的各生物量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太子参种植中主要的问题是连作障碍,紫纹羽病和叶斑病等;江苏种和贵州种在柘荣县种植产量相对低;在不同居群种植的太子参产量已经出现较显著差异;太子参产量与每株太子参块根数和地上部分重关系紧密。2、建立太子参多指标质量分析体系,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太子参中多糖、总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太子参环肽A(HA)和环肽B(HB)含量。测得总多糖的含量较高,总皂苷含量相对稳定,太子参中HA和HB含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种源差异最为明显,与报道的不同产地含量差异一致。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太子参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指纹图谱,对30批不同产地太子参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相似度不高,标定了13个共有峰,对其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根据主成分得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太子参不同产地种质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差异较大。3、对太子参益气健脾、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效进行研究。建立了苦寒泻下药大黄复制的小鼠“脾虚证”模型,以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耐寒体温变化及耐缺氧时间等指标来反应其抗应激能力;通过测定小鼠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分析太子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四种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对大黄致脾虚模型小鼠都有改善脾虚作用,不同产地间改善效果有微小差,异但没有显著性差异。4、应用SPSS18.0软件,对生物量指标和质量分析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太子参种质质量。得出生物量指标中化学成分指标的多糖含量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将柘荣县不同居群太子参种质质量分为4类,并筛选出五个较优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