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压力理论和应对理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就业压力管理进行理论探讨。设计与编制大学生就业压力系列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0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1)就业压力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最主要的来源。(2)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感受强度处于偏高水平。(3)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是判别大学生总体就业压力是否适度的重要依据。但却不能把就业压力感受强度作为判别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是否适度的唯一标准。(4)大学生相对多地采用积极主动应对方式,大学生消极被动应对方式群体显著性差异更明显。(5)大学生认为就业压力调适相对有效的办法是自我积极的行为应对,自我心理调适以及父母兄弟等亲人的理解与支持。(6)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群体差异。不同压力类型大学生以及不同性别、年级、能力、出身背景、就业状态、学校和学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情绪体验、行为应对以及在就业压力调适办法认同度、就业信息了解度、社会支持满意度等认知态度方面差异显著。(7)大学生就业压力是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调查数据分析所得结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主要启示是:(1)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和调节大学生过度就业压力。(2)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自我行为管理的主导作用。学校、家庭与社会(政府)要发挥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支持性作用,建立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3)必须引导大学生积极地进行压力应对。(4)必须重点关心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显著较高的大学生群体。(5)必须注重弄清不同群体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情绪体验、行为应对和压力认知态度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进行管理。(6)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