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土壤硒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生物科学界并没有明确硒是否属于人类和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硒对动植物的生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硒的缺乏会导致动物白肌病等疾病,也与人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密切相关。但高浓度的硒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降低产量,也会导致动物胚胎畸形发育甚至死亡。因此,无论是缺硒还是硒过量,均会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影响。土壤是硒的主要来源。从历史资料,重庆是我国缺硒的重点区域,特别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紫色土,历史上均将其归为“极低硒”土类;而从现有的研究资料,关于紫色土中硒的含量、形态和分布特征及紫色土硒的有效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无系统、确切、完整的定论,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地区农业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土壤、主要农产品和水体中硒的含量分布特点,讨论了土壤条件和微量元素等因素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硒含量分布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3880个土壤样本测定结果,江津地区农业土壤硒含量主要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中硒水平以上(>0.2 mg/kg)的土壤占总样品的90.2%,低硒土壤占9.74%。农业土壤硒在空间分布上呈“勺子形”,即中部低,向四周呈递增的变化趋势。(2)江津地区农产品中,56%大米样本达到重庆富硒地方标准(0.05-0.30 mg/kg),75.3%达到国家富硒标准(0.05~0.30 mg/kg)。76.4%豆类样本达到富硒标准;其中大豆的硒平均含量最高,绿豆的硒平均含量最低;在农产品中硒含量水平的地域分布上,豆类与大米均呈片状分布,总体上为北部高南部低。(3)对江津地区140个紫色土壤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紫色土总硒的平均含量为0.29 mg/kg,水溶性硒的平均含量为1.79 μg/kg, Olsen硒的平均含量为17.8μg/kg。总硒与水溶性硒、Olsen硒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415**、0.61**。(4)对江津地区水体中的硒含量进行分析,江津地区水体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3235μg/L,其中地下水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4 pg/L,地表水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247 μg/L,不同乡镇之间水体中硒的含量相差较大。(5)紫色土壤中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与土壤的基本性质密切相关。不同紫色母质发育的土壤总硒含量变化趋势为:自流井>夹关组>沙溪庙组>蓬莱镇组>遂宁组;水溶性硒的变化趋势为:遂宁组>蓬莱镇组>自流井组>夹关组>沙溪庙组;Olsen硒的含量变化顺序为沙溪庙组>夹关组>自流井组>遂宁组>蓬莱镇组。但通过区域水平比较,工业的发展对土壤中硒的富集具有一定的影响,同一母质发育的土壤,工业区土壤中的总硒含量是非工业区的总硒含量的3倍以上。(6)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利用方式严重影响到硒的吸附、淋溶。成土母质、土壤pH、有机质、重金属、利用方式等因素是农业土壤中硒含量水平、分布、迁移及富集的重要因素。(7)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与重金属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相比于总量金属,有效金属与硒之间的相关性更为密切。有效金属中,有效铅与不同形态的硒都有密切的联系。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青年时期是道德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自我对青年大学生具有特殊意义。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建构策略有三:一是大学生个体自身不断加强道德自我修养,包括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体验和道德自省,提高道德自我认知水平,注重日常化的自我道德修养,加强道德自律;二是高校道德教育充分重视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发展价值,尊重其道德自我的完整性和自主性;三是社会积极完善道德规范体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