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是指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主要包括男同性恋者(Male homosexual)、男性双性恋者(Malebisexual)、男性变性欲者(Male transgender)、男性异性恋者(Maleheterosexual)等。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多元化,MSM人群日趋活跃,首次性行为趋于低龄化,性方式多样化,常伴有不安全性行为,该人群已成为梅毒/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梅毒已是影响该人群主要的健康问题。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MSM人群中梅毒感染者苄星青霉素治疗后随访依从性较差,治疗失败率及血清固定发生率较高,使梅毒在该人群中的传播难以有效控制。因此,了解影响MSM人群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寻找针对该人群梅毒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有针对性干预及采取更有效治疗减少梅毒感染也是控制HIV/AIDS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目的:了解MSM人群梅毒的感染现状、分析该人群梅毒感染与高危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为MSM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探索梅毒治疗的最佳方案,为该人群梅毒感染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择青医附院性健康中心(性病门诊,国家哨点检测单位、山东省VCT检测门诊)为研究现场,借助于中国卫生部—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简称中盖项目)、全球艾滋病基金项目及英国BARRY-MARTIN基金会等的资助,依托青岛阳光工作组(主要以倡导同志社区文化为主)、青岛四海网站工作组(主要以网络干预服务为主)、青岛同舟工作组(主要以公园、浴池、会所等外展干预服务为主)、“朋友同医”工作组(主要依托性病门诊对MSM人群干预服务为主)、关键知情人推介等其它途径,采用“滚雪球法”招募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包括性行为方式、性伴来源、性半数、性伴特征等)、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就医情况等。用描述性分析统计MSM人群的梅毒感染率,一般人口学特征等;卡方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人群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梅毒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有效调查问卷1276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27.7±6.4)岁。未婚者为87.1%(1111/1276),已婚或同居者为11.5%(147/1276),离异或丧偶者为1.4%(18/1276)。汉族为98.4%(1256/1276),少数民族为1.6%(20/1276)。小学及以下者为2.0%(25/1276),中学或中专为53.8%(687/1276),大专及以上者为44.2%(564/1276)。近3个月性伴结识最主要途径:网络占61.8%(789/1276),“同志”活动场所(公厕、浴池、酒吧、公园等)占16.7%(213/1276),认识的人或经人介绍占15-2%(194/1276),其它途径为6.3%(80/1276)。本次血清学检测结果:1276例MSM梅毒阳性者(RPR阳性,TPPA阳性)为171例,梅毒阳性率为13.4%(171/1276),HIV感染率为2.43%(31/1276),其中10例HIV和梅毒合并感染,合并感染率为0.78%。MSM人群梅毒感染与目前主要性角色为“0和1差不多”(0被动肛交角色,1主动肛交角色)、近3个月男性伴数>10个、近1年内有性病相关症状、吸食新型毒品、近3个月有买性行为、近3个月有卖性行为、近3个月有肛交行为、近3个月与男性发生性关系时未全部使用安全套、年龄在30岁以下、学历为小学以下者等因素与梅毒感染相关。MSM人群梅毒感染者分别给予苄星青霉素单一治疗、头孢曲松钠单一治疗、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联合治疗。单独用药即A组苄星青霉素单一治疗组或B组头孢曲松钠单一治疗组,与联合用药C组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组的效果比较显示,A、B、C三组的一期梅毒皮损均在一周后消退;一周后二期梅毒皮损消退,A组或B组即单一治疗组为41.51%,C组即联合治疗组为76.00%,经χ2检验(χ2=8.104,P=0.007),单一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用药组二期梅毒皮损消退快。3个月后RPR转阴率,单独用药组为16.19%((17/105),联合用药组为33.96%(18/53),经χ2检验(χ2=6.451,P=0.015),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RPR转阴率,单独用药组为41.90%(44/105),联合用药组为73.58%(39/53),经χ2检验(χ2=14.176,P=0.000),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月后RPR转阴率,单独用药组为72.82%(75/103),联合用药组为92.45%(49/53),经χ2检验(χ2=8.276,P=0.009),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后RPR转阴率,单独用药组为88.35%(91/103),联合用药组为98.11%(52/53),经χ2检验(χ2=5.367,P=0.027),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查显示,MSM人群性伴来源主要为网络和gay活动场所(公园、浴池、酒吧等);该人群梅毒感染率高达13.4%、HIV感染率为2.43%、HIV和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主要性角色为“0和1差不多”、近3个月男性伴数>10个、近1年内有性病相关症状、吸食新型毒品、近3个月有买性行为、近3个月有卖性行为、近3个月有肛交行为、近3个月与男性发生性关系时未全部使用安全套、年龄在30岁以下、学历为小学以下者等因素与梅毒感染相关;该人群梅毒感染者治疗以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苄星青霉素或单独用头孢曲松钠,早诊断早治愈更利于该人群及其整个社会人群梅毒/HIV/AIDS的有效防控。还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和延长观察时间,以确定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