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兼方类词,是指出现在“往+回+V”结构中“回”所代表的一类词。相对于“回”而言,“往+…+V”结构是“回”类词出现的依托结构,结构中的要素是其关联要素。其中,“往”为较固定的介词,但也可替换为“朝”、“向”、“给”、“望”等词。“V”为行为动词,多为单音节,一般无后接成分,有时可带宾语或补语。出现于依托结构中的“回”类词,一般具有单音节性,配对性出现。因其既具有动词的性质,又兼含方位词性质,故称之为动兼方类词。学界对动兼方类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一些方言词典的编纂者注意到并收录了动兼方类词的相关用法。兰宾汉、莫超、范干良、余敏等人虽都是从介词的角度入手,但也涉及到了一些相关用法,为动兼方类词的研究作出了相应的贡献。王琦和郭攀的研究则更进一步,直接对动兼方类词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总的说来,动兼方类词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整体上看,动兼方类词的基本事实调查得尚不够充分,覆盖范围也不够广,相关方言尤其是该用法出现最为集中的方言中的研究更是少有又少。本文的写作重点参照赵元任《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和北大郭锐教授指导的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汉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初探》写作而成。对晋语、中原官话动兼方类词进行了抽样性调查研究。在着手写作之前,我们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详实的方言调查,为确保调查材料的可靠性,我们不仅与相关被调查人进行了多次不同形式的沟通,还嘱托他们与家人朋友进行了反复磋商,故最终材料可靠性较强。调查多以具体例句的形式进行,作为语法研究,至少“介词+动兼方类词+动词”这一核心结构材料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通过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语料,在分析总结材料的基础上对晋语、中原官话中动兼方类词及其依托结构中关联要素的用法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和分析。以下是大致调查结果:一、晋语、中原官话各方言点动兼方类词的数量及词位。娄烦县方言共有11个动兼方类词,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开、断、住、倒、着。太谷县方言共有10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开、断、住、倒。偏关县方言共有12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开、死、断、住、倒、着。应县方言共有9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开、死、住。朔州市平鲁区方言共有10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拢、开、死、断。平定县方言共有7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开。交口县方言共有10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开、死、断、倒。南郑县方言共有6组,分别是:过来/去、回来/去、进来/去、出来/去、起来/去、下来/去。平利县方言共有6个,分别是:过、转、进、开、起、下。白河县方言共有11个,分别是:过、回、进、出、拢、开、起、下、死、断、倒。西安市未央区方言共有10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拢、开、死、断。蒲县方言共有7个,分别是:过、回、进、出、起、下、开。二、晋语、中原官话各方言点介词的使用情况。娄烦县介词用“给”,交口县介词用“望”,白河县介词用“往”和“朝”,西安市未央区介词用“往”和“给”其他八个方言点介词都用“往”。三、晋语、中原官话各方言点核心动词前后内容的变化形式。在晋语中,动词重叠、动词前加“一”、动词后加补语、动词后加宾语四种变化形式都有的方言点有:太谷县、偏关县、应县、朔州市平鲁区和交口县。娄烦县只有动词重叠和少量的动词后加宾语这两种变化形式。平定县有动词重叠、动词前加“一”、动词后加补语这三种。在中原官话中,四种变化形式都有的方言点是白河县;有上述后三种变化形式的方言点有西安市未央区和蒲县;平利县有动词前加“一”、动词后加补语这两种变化形式;南郑县只有动词后加补语这一种变化形式。在上述描写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动兼方类词的特征做如下概括:一、语义特征。动兼方类词的意义可概括为与由某位置或状态至另一位置或状态的行为相应的方向义。其特征具有兼含性,既表示由某位置或状态至另一位置或状态的行为义,又表示与行为方向相一致的方向义。二、语法特征。动兼方类词与介词“往”等组合,充当介词的宾语,共同组成介宾结构之后充作“V”的状语。本文通过切实的方言调查并对动兼方类词及其依托结构中关联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分析,以期适当改变动兼方类词一度被一笔带过的现状,为今后研究动兼方类词打下些许基础。若能在此基础上对其他方言中动兼方类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探究其分布规律、发展规律等,动兼方类词现象将会得到更科学更全面地分析展示。这几点也是今后需改进和深入的方向。